[发明专利]联排浇结薄壁混凝土复合桩墙的施工方法及其专用成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9619.6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常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雷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排浇结 薄壁 混凝土 复合 施工 方法 及其 专用 成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直径联排浇结薄壁混凝土复合桩墙的施工方法及其专用成孔器,它适用于各类深厚软弱土、回填土、夹砂层土的复合联排桩墙的施工。可广泛应用于海堤复合桩基础、港口码头护岸结构体、水利水渠挡土墙和建筑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体等。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处理各类港口、码头、水利、机场、铁路和建筑深厚软弱土、回填土、夹砂层土的大直径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桩基础施工中,绝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即先将大直径单钢护筒打入或压入土中,再通过冲孔、挖掘或螺旋钻取土,这种施工方法在成孔过程中需要排出大量的泥土,不仅工程量大、给现场环境带来污染,而且还在二次清淤运输中再次染污了周围环境。同时,在浇注桩体时需用到大量的混凝土,不仅耗时费工,还加大了工程费用。
另外,目前许多土木工程基础项目开始采用旋挖桩施工,此工艺同样存在上述所指的桩内泥土被大量排出和清淤运输而出现的沿途被污染现象。除此之外,其桩基础造价高、在深厚软弱土、回填土、夹砂层的浅水地层施工时,在未设有深厚外护筒保护下,所浇筑的混凝土容易大量与坍塌渗进桩孔内的泥土砂石和工地水混合在一起,严重影响成桩质量。
目前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大直径现浇薄壁混泥土复合桩的成孔器”的技术工艺,专利号为201020287874.7及受理了一种“用于超软地基现浇薄壁混凝土复合桩的环形密封桩头”的技术工艺,申请号为201020656167.0。上述两种专利技术的施工原理均是在中高频振动锤和专用夹具装置作用下,先完成外钢护筒沉到设计施工土层标高处后,再把内钢护筒沉到设计施工土层标高处的单根桩基独立施工体系。完成后的桩与桩间复合体不具备联排浇结联体防渗水功效。
为了克服上述传统方法和专利201020287874.7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施工后群桩整体性能达到具有联排浇结联体防渗水一体化的功效,更能适应不同土层和场地的施工,便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直径大、联排、浇结、联体、防渗水、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施工快捷方便、适应性强、多功能的大直径联排浇结薄壁混凝土复合桩墙的施工方法及其专用成孔器。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大直径联排浇结薄壁混凝土复合桩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先由吊机带动中高频振动锤和专用液压夹具系统移到施工位置。启动中高频液压(电动)振动锤1,通过连接的法兰盘2和专用夹具滑槽横梁3、移动伸缩夹头4,夹紧第一根外钢护筒6顶端施振,使之快速振沉到设计施工土层标高处,松开夹具夹头4,移开液压(电动)振动锤1到第二根外钢护筒6处,重复上述步骤工序,直到把三~五根为一组的外钢护筒6全部沉到设计施工土层标高处止。
b、上述步骤工序完成后,再把内钢护筒7吊到第一根已沉到位的外钢护筒6的位置处定位,打开内钢护筒底端铰接的外开型咬合钢活瓣环形组合板桩尖10,由带有伸缩臂的挖机临时固定,先靠自重力使内钢护筒6下沉入土一小段,此时再把钢护筒隔离块13放置于外钢护筒6顶部内侧指定位置做隔离。启动液压(电动)振动锤1,通过连接的法兰盘2和专用夹具滑槽横梁3、移动伸缩夹头4,夹紧内钢护筒7顶端施振,使内钢护筒7和咬合钢活瓣环形板桩尖10快速振沉到设计施工土层标高处,松开夹具夹头4,移开液压(电动)振动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雷,未经常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96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材料卫星天线及卫星接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饮料恒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