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引导部件的冰箱风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8087.4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冉春;陆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4 | 分类号: | F25D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 部件 冰箱 风道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的风道组件,尤其是涉及带有引导部件的冰箱风道组件。
背景技术
冰箱分为冷冻室和冷藏室,冷冻室或蒸发器室的冷气由位于冷藏室上部的第一风道组件的进气口进入,并依次通过第一风道组件的出风口、第二风道组件的进气口、第二风道组件的出风口,进而进入冷藏室,再由冷藏室的回风口进入冷冻室或蒸发器室中,形成了一个冷气循环系统。目前在第一风道组件与第二风道组件之间采用面接触的方式,冷气从第一风道进入第二风道时,容易发生冷气泄露,使得到达冷藏室下部的冷气量减少,冷藏室内下部制冷性能达不到要求,储藏食物易损坏,为了维持冷藏室中的温度,压缩机运行时间加长,耗电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冷气由第一风道进入第二风道时容易泄露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带引导部件的冰箱风道组件,包括位于冷藏室上部的第一风道组件、位于第一风道组件下面的第二风道组件,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第一风道组件与第二风道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包括分别与第一风道出风口和第二风道进风口适配的上下凸台,以及贯通凸台的导风通道。由第一风道组件出来的冷气,首先通过导风通道,然后再进一步进入第二风道组件。由于导风通道贯通形成于上下凸台,而上下凸台又分别嵌入第一风道出风口和第二风道进风口,所以冷气由第一风道组件进入第二风道组件时,不容易发生冷气泄露,使得进入冷藏室下部的冷气量达到要求,制冷性能得到保障,不仅保证了冰箱冷藏室的正常使用,而且由于制冷效果好,压缩机不需要频繁启动,耗电量降低。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引导部件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凸台水平轴延展,其上下表面分别与第一风道组件和第二风道组件接触面贴合。由于支撑板位于第一风道组件和第二风道组件的接触面之间,从而可以防止引导部件上下窜动,引导部件的固定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避免了冷气由第一风道组件到第二风道组件的泄露,保证冷藏室下部的冷气量,提高了冷藏室制冷性能,节约用电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带引导部件的冰箱风道组件示意图
图2为引导部件纵截面截面图
其中0-导风通道、1-上凸台、2-下凸台、3-支撑板、4-第一风道组件、4-0-第一风道进风口、5-第二风道组件、5-0-第二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冰箱第一风道组件4和第二风道组件5之间设置引导部件,这个引导部件包括上凸台1、下凸台2以及支撑板3,上凸台1与第一风道组件4的出风口口径适配,并且在安装中卡入第一风道组件4中,下凸台2与第二风道组件5的进风口口径适配,并且安装时卡入第二风道组件5。此时与上下凸台固定在一起的支撑板3被固定在第一风道组件4和第二风道组件5的接触面之间,从而将引导部件牢固的固定在两风道组件之间,防止其上下窜动。冷气由第一风道组件4的进风口进入,通过第一风道4-0、导风通道0、进入第二风道5-0,进而从第二风道组件5的出风口进入冷藏室。由于引导部件将第一风道组件4和第二风道组件5连接成为一个较为密封的整体,所以冷气在扩散中不易发生泄漏,进而避免了因此产生的冷藏性能差和耗电量增加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未经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8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