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车辆机电复合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8043.1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2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项昌乐;韩立金;马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72 | 分类号: | F16H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车辆 机电 复合 传动 装置 | ||
1.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50),所述发动机为柴油发动机;
用于衰减发动机扭矩波动的联轴器(51);
用于从发动机接受功率的输入元件(11);
用于从传动传动装置输出功率的输出元件(40);
第一电动/发电机(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2);
前传动增速行星排(72),其由太阳轮(14)、行星架(12)、齿圈(13)、行星轮(15)组成;
耦合机构行星排(74),其由太阳轮(21)、行星架(22)、齿圈(23)、行星轮(24)组成;
变速机构(76),其由第一行星排与第二行星排构成,其中,第一行星排由太阳轮(33)、行星架(32)、齿圈(31)、行星轮(34)组成,第二行星排由太阳轮(43)、行星架(42)、齿圈(41)、行星轮(44)组成;
第一制动器(3),将所述耦合机构行星排的太阳轮(21)制动;
第二制动器(4),将所述耦合机构行星排的齿圈(23)制动;
第三制动器(7),将所述第一行星排的齿圈(31)和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43)制动;
第四制动器(8),将所述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42)制动;
用于储存发电机电功率、提供电动机电功率的能量存储装置(14);
用于控制、调整两台电机及能量存储装置工作状态的综合控制器(13);以及
第一离合器(5),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将所述耦合机构行星排的齿圈(23)与所述第一行星排的太阳轮(33)相连;
第二离合器(6),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将所述第一行星排的太阳轮(33)与所述第一行星排的齿圈(31)相连;
其中,所述前传动增速行星排(72)、耦合机构行星排(74)、第一行星排以及第二行星排同轴布置,并且,所述前传动增速行星排(72)的行星架(12)与所述输入部件(11)通过锥齿轮啮合,所述耦合机构行星排的太阳轮(21)与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1)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一行星排的太阳轮(33)与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32)与所述 输出部件(40)相连;
所述前传动增速行星排(72)的齿圈(13)固定,其太阳轮(14)与所述耦合机构行星排(74)的行星架(22)相连;
所述第一行星排的齿圈(31)和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43)相连;
所述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32)和所述第二行星排的齿圈(4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制动器(3)制动第一电动/发电机(1),实现纯机械驱动工况,当功率耦合机构行星排(74)的齿圈(23)通过第二制动器(4)进行制动时,实现第一电动/发电机(1)反拖起动发动机50的工况。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1)、第二电动/发电机(2)均为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且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1)、第二电动/发电机(2)与所述四个行星排同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控制器(13)包含接受油门踏板、制动踏板等驾驶员信息的处理单元,能量存储装置(14)向电机传输电能的逆变器,发电机向能量存储装置(14)传输电能的整流器,检测能量存储装置(14)荷电水平、控制电机发电量的能量管理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工作的过程中,所述第三制动器(7)、第四制动器(8)和第二离合器(6)仅能且必须有一件处于接合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制动器(3)、第二制动器(4)、第三制动器(7)、第四制动器(8)均为湿式摩擦片式元件,第一离合器(5)、第二离合器(6)均为湿式摩擦片式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80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