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高效超细微孔曝气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7524.0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1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凌跃成;何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溢洋水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7/00;C04B35/1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高效 细微 孔曝气头 | ||
1.一种双层高效超细微孔曝气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孔径为150~250μm的内层常规棕刚玉曝气头以及涂布于所述的内层棕刚玉曝气头外表面的厚度为0.3~0.7mm,孔径为56~80μm的刚玉超细微孔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高效超细微孔曝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常规棕刚玉曝气头的壁厚为12mm至14mm,形状为钟罩型、圆拱形、球型、平板型、管状型、瓦形或方板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高效超细微孔曝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玉超细微孔层中刚玉颗粒的粒径为100μm至2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高效超细微孔曝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玉超细微孔层中的刚玉为棕刚玉或白刚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高效超细微孔曝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高效超细微孔曝气头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将所述的棕刚玉曝气头成品的表面磨光;
(2)用粒径在100μm至200μm间的棕刚玉或白刚玉颗粒,加入相当于棕刚玉或白刚玉总重量5%~20%的羧甲基纤维素,搅拌成泥浆状,再用机械喷涂于步骤(1)中所述的棕刚玉曝气头成品表面形成刚玉超细微孔层,凉干或烘干,经1000℃~1200℃煅烧使表面刚玉超细微孔层与内层棕刚玉曝气头完全结合成坚固的双层成品。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高效超细微孔曝气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的棕刚玉曝气头成品的表面磨光;
(2)用粒径在100μm至200μm间的棕刚玉或白刚玉颗粒,加入相当于棕刚玉或白刚玉总重量5%~20%的羧甲基纤维素,搅拌成泥浆状,再用机械喷涂于步骤(1)中所述的棕刚玉曝气头成品表面形成刚玉超细微孔层,凉干或烘干,经1000℃~1200℃煅烧使表面刚玉超细微孔层与内层棕刚玉曝气头完全结合成坚固的双层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高效超细微孔曝气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棕刚玉曝气头的制备方法为:用粒径在40至65目的棕刚玉砂,加入木屑和黄糊精材料,经机械混合制成壁厚为12mm~14mm的棕刚玉曝气头,凉干或烘干,1200℃~1400℃煅烧,制得棕刚玉曝气头成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高效超细微孔曝气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屑用量为棕刚玉砂总重量的3%~6%,黄糊精材料的用量为棕刚玉砂总重量的1%~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高效超细微孔曝气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玉曝气头形状为钟罩型、圆拱形、球型、平板型、管状型、瓦形或方板形。
10.一种双层曝气器,包括曝气头、曝气头托盘、空气分配管、双逆止阀,曝气头与带双逆止阀的曝气头托盘连接,曝气头托盘与空气分配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头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高效超细微孔曝气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溢洋水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溢洋水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75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外接地网参数优选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碳头多晶的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