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动车油箱盖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6837.4 | 申请日: | 201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辽;郭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5 | 分类号: | B60K15/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油箱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油箱盖。
背景技术
燃油机动车有油箱,油箱上有油箱盖,以防止燃油挥发或被污染。同时,油箱盖应具备二个性能:一是负压开启,即发动机在运转时,油箱要不断向发动机输出燃油,此时油箱盖若密封死,则油箱内就会形成负压,造成油箱变形,以致输出断油,发动机熄火。二是正压开启,即机动车在停放中,遇到温度升高,油气膨胀,会使油箱内产生正压,并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若此时油箱密封死,轻者会造成油箱的薄弱处破裂,重者引起爆炸。因此,现有油箱盖的规定值是:负压在0.003~0.013bar时开启,且在负压0.013bar时,流量要大于每分钟1升;正压在0.15~0.25bar时开启,且在正压0.25bar时,流量要大于每分钟10升。为了满足规定值的要求,现有的油箱盖分别设置了满足负压和正压规定值要求的二套单向阀机构,每套单向阀机构都有各自的密封盖、弹簧、橡胶垫以及支架构成,零件多,装配工序多,故障隐患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油箱盖结构,利用橡胶类材料的弹性特点,达到油箱盖规定值要求。
一种机动车油箱盖,包括:一个与油箱口连接的外壳部件11,所述外壳部件11形成了一个内部通道;一个密封连接在外壳部件11底部道口14上的瓣膜10;其特征在于:瓣膜10由耐油橡胶类弹性材料制成,其底部呈外凸R形,在底部R形面上有切口12,由于R的存在,造成切口12向R内开启力要大大于向R外开启,所述切口12在常态下是密闭的,在受到油箱内负压并到规定值时,切口12向R外开启,在受到油箱内正压到规定值时,切口12向R内开启,在二种开启状态下,一旦受压低于规定值时,切口12能自动关闭到密闭状态。
瓣膜10采用橡胶或橡塑材料制成,其基本要求是耐油、耐候,比如硅氟橡胶等。瓣膜10的底部呈外凸R形,R的大小根据所选材料的弹性能和零件的厚度,以及切口的形式而定。由于R的存在,瓣膜开启的压力有了不同,才满足正负压二种状态的需要。
一种机动车油箱盖,其特征在于:为了将瓣膜10密封连接在外壳部件11底部,在外壳部件11底部道口14旁有环形凸台13,凸台13支撑瓣膜10的端面,罩9在瓣膜10的端面的另一端,通过夹紧机构15、16压紧密封。
外壳部件11的底板增有一限位台17,限位台17面朝向瓣膜10,只要控制其间的限位间隙18,使得切口12正压爆开后瓣膜10的展开部20受到限位台17的阻挡,达到既满足开启量符合规定值,而又不产生切口12错位。
本发明的机动车油箱盖,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采用耐油橡胶类弹性材料制成,减少了4个零件,省去2道装配工序,故障隐患减少50%,降低相关功能件成本8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构成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构成示意图;
图3是瓣膜未工作状态剖视图;
图4是瓣膜未工作状态正视图;
图5是瓣膜在负压状态剖视图;
图6是瓣膜在负压状态正视图;
图7是瓣膜在正压状态剖视图;
图8是瓣膜在正压状态正视图;
图9是有限位机构的油箱盖;
图10是一字切口瓣膜;
图11是Y字切口瓣膜;
图12是五星切口瓣膜;
图13是米字切口瓣膜。
图号说明:
1…负压弹簧 2…负压片 3…正压片 4…正压弹簧
5…橡胶垫 6…现有外壳部件 7…油箱口 8…油箱口胶垫
9…罩 10…瓣膜 11…外壳部件 12…瓣膜切口
13…凸台 14…底部道口 15…外壳内钩 16…罩外钩
17…限位台 18…限位间隙 19…支架 20…展开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68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