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压式自动泄压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5117.6 | 申请日: | 201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于步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F16K17/164;F16K31/126;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2247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压式 自动 泄压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压式泄压阀,尤其涉及一种差压式自动泄压阀的结构形式,特别适用于矿用救生舱内空气压力的自动调节,属于气压元件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矿用救生舱内由于避险时舱内处于绝对密封状态,为满足避险人员的吸氧需要,舱内已备的氧气瓶或氧气发生器必须不断地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因而舱内的空气压力将不断增加。为保证舱内的空气压力始终处于正常状态,现有的矿用救生舱设置了舱内空气压力显示表和手动泄压阀,当避险人员从空气压力表中发现舱内的空气压力超出正常范围时.可通过手动控制泄压阀向舱外释放空气,从而使舱内的空气压力回复到正常范围内。这样的控制方法比较麻烦且必须安排专人随时注意空气压力表的读数,这对于处于高度紧张的避险人员来说无疑又增加了一道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设计出一种能够自动泄压的泄压阀用于矿用救生舱内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矿用救生舱内空气压力不能自动调节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压式自动泄压阀,以实现矿用救生舱内空气压力的自动调节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施:它包括一阀体,阀体外部上端制有外螺纹,内侧上部设有圆柱孔,下部设有喇叭孔,侧壁上设有一轴向细长孔,该轴向细长孔的一端与舱外的大气相通、另一端和阀体与活塞围成的气室相连,侧壁上还设有径向出气孔,该径向出气孔的一端与舱内气体相通、另一端和阀体与阀芯围成的气室相连;所述圆柱孔面与阀体上端面相交成密封线;两只间隙配合在阀体圆柱孔内且分别位于径向出气孔上部和下部的导向套,上导向套的壁上设有多条轴向通气孔;一间隙配合在上、下导向套中的阀杆;一活塞;一压圈;多个紧固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为一可以形变的弹性板,它通过一压圈和多个紧固螺钉紧压且密封在阀体喇叭孔的底平面上;所述阀杆的上端设有一锥台状阀芯,中部设有细螺纹,细螺纹上旋有调节螺母和并紧螺母,调节螺母与上导向套之间设有一弹簧,阀杆下部穿过活塞并通过垫板、垫片和紧固螺丝紧压密封在活塞上。本发明通过阀体内部两个气室的压力差驱动两个气室之间的可形变平板发生弹性变性,从而带动阀杆作轴向往复运动,实现两个气室的通和闭,达到舱内的高压气体向舱外泄压的目的。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快捷、泄压自动灵活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左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1和2中:1阀体、2阀芯、3阀杆、4上导向套、5卡簧、6调节螺母、7星型密封圈、8紧固螺丝、9橡胶活塞、10紧固螺钉、11垫片、12压圈、13垫板、14O型密封圈、15下导向套、16并紧螺母、17出气孔、18弹簧、19细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在阀体1的上部外侧设置外螺纹,内侧上部设置圆柱孔,下部设置喇叭孔,侧壁上设置轴向细长孔19、径向出气孔17,且使圆柱孔和喇叭孔同轴相通,轴向细长孔19从阀体1的上端面直通喇叭孔;将阀体1的圆柱孔面与阀体1的上端面相交处研磨成密封线;将橡胶活塞9通过压圈12和紧固螺钉10紧压且密封在喇叭孔的内侧底平面上;在上导向套4的壁上设置多条轴向通气孔,将上导向套4、下导向套15间隙配合在阀体1的圆柱孔内并分别位于径向出气孔的上、下部用卡簧5轴向定位,且在下导向套15与阀体1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14;将阀杆3间隙配合在上、下导向套4和15中,且在阀杆3与下导向套15之间设置星型密封圈7;在阀杆2的上端设置锥台状阀芯2,中部设置细牙螺纹,螺纹上旋合调节螺母6和并紧螺母16,在调节螺母6的上端与上导向套4的下端之间设置弹簧18,并旋合调节螺母6将弹簧18的预压力调整到规定的范围内再通过并紧螺母16并紧;将阀杆3的下部穿过橡胶活塞9并通过垫板13、垫片11和紧固螺丝8紧夹且密封在橡胶活塞9上,如此形成阀体1中的喇叭孔与橡胶活塞9、下导向套15的底平面、阀杆3之间围成的一个气室和阀体1中圆柱孔与上导向套4的上平面、阀芯2的锥台面、阀杆3之间围成的一个气室,其中前者气室与舱外相通、后者气室与舱内相连。在矿用救生舱的任意壁上通过阀体1上的外螺纹装上本发明,且使阀体1上的喇叭孔朝舱内。当舱内、外气体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阀杆3在弹簧18的作用下其上端的阀芯2锥面始终紧贴在阀体1的密封线上,舱内、舱外的气体完全隔绝。当舱内的氧气瓶或氧气发生器向舱内提供氧气时,舱内的气体压力随之不断升高,当这个不断升高的气体压力能够克服弹簧18的弹力时,这个不断升高的气体压力将压迫橡胶活塞9向阀体1内喇叭孔处的气室内部弹性鼓起,阀体1内喇叭孔处的气室气体通过轴向细长孔19排出,从而使橡胶活塞9带动阀杆3向上运动,阀杆3上的锥台阀芯2与阀体1上的密封线脱开,这里的气室随之与舱外相通,舱内高压气体通过阀体1上出气孔17、上导向套4壁上的通气孔、和密封线上的密封空隙排出,舱内的气压降低。当舱内的气压与舱外的气压接近平衡时,阀杆3在弹簧18的簧力作用下向下运动,重新回到原有位置,阀杆3带动锥台阀芯2紧密贴合在阀体1的密封线上,舱内、外气体再度隔绝。如此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不断自动变换,实现了矿用救生舱内的气压始终处于可控范围的状态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5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象采集显示装置
- 下一篇:双偏心蝶阀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