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热垫及蓄热式地暖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54885.X | 申请日: | 2011-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孙慧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乡地暖(宜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5/00 | 分类号: | E04F15/00;E04F15/12;E04F15/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 地址: | 2142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垫及蓄热式地暖系统。
背景技术
蓄热式地暖以其舒适卫生、节约空间、高效节能环保、热稳定性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供暖。其安装时在加热器上部设置蓄热材料,夜间通电时间段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抑制向室内放热;通过潜热蓄热材料效果,可以延长白天的放热时间,又可以错过用电高峰,节省采暖成本。蓄热材料为热银,该材料可以在31℃以上时蓄热,28℃以下时稳定放热。现有技术中的蓄热层形状为圆柱形栅格状(如图1),用于蓄热式地暖系统中,铺设在加热器上(如图2)。圆柱形栅格状蓄热层存在栅格上的空隙容易造成材料吸热不均匀、对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吸收率相对不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技术的蓄热层吸热不均匀、对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吸收率相对不高等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蓄热垫。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地暖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蓄热式地暖系统的蓄热垫,包括外包装和蓄热材料,由外包装形成封闭的平板状腔体,腔体内均匀填充蓄热材料。
上述的用于蓄热式地暖系统的蓄热垫,其所述的平板状腔体可以分隔成多个小的平板状空腔,每个空腔内都均匀的填充蓄热材料。
上述的用于蓄热式地暖系统的蓄热垫,其所述的外包装为软包装。
一种蓄热式地暖系统,由室内水泥板向上依次铺设隔热材料、电热板、蓄热垫、混凝土、地面装饰材料,混凝土内设置铁丝网,其所述的蓄热垫包括外包装和蓄热材料,由外包装形成封闭的平板状腔体,腔体内均匀填充蓄热材料。
上述的蓄热式地暖系统,其所述的平板状腔体可以分隔成多个小的平板状空腔,每个空腔内都均匀的填充潜热型蓄热材料。
上述的蓄热式地暖系统,其所述的外包装为软包装。
所述的蓄热材料一般采用硫酸钠十水盐或石蜡,外包装的材料一般采用聚丙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的蓄热垫内的蓄热材料分布均匀,铺设在地暖加热器上,与加热器表面充分接触,吸热均匀、热量吸收率相对较高。
平板状能够均匀的吸热和放热,使室内温差变小,保持恒温,减少热损耗,同时可以提高热量吸收率。
将蓄热垫内的平板状空腔分隔为多个小空腔,采用软包装是蓄热垫能够卷绕,运输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圆柱形栅格状的蓄热层立体图。
图2是铺设有现有技术中的蓄热层的蓄热式地暖系统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蓄热垫的剖面图。
图4是铺设有本发明蓄热垫的蓄热式地暖系统的剖面图。
图5是铺设有本发明蓄热垫的蓄热式地暖系统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蓄热式地暖系统的蓄热垫,包括外包装8和蓄热材料9,由外包装8形成封闭的平板状腔体,腔体内均匀填充蓄热材料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平板状腔体可以分隔成多个小的平板状空腔,每个空腔内都均匀的填充蓄热材料9。外包装8为软包装。这样蓄热垫可以卷叠,方便运输。上述蓄热垫10铺设在地暖加热器2上,与加热器2表面充分接触,吸热均匀、热量吸收率相对较高。平板状能够均匀的吸热和放热,并且可以提高热量吸收率。
一种蓄热式地暖系统,由室内水泥板4向上依次铺设隔热材料3、电热板2、蓄热垫10、混凝土7、地面装饰材料6,混凝土7内设置铁丝网5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电热板2通过线路11通电产生热量,所述的蓄热垫10包括外包装8和蓄热材料9,由外包装8形成封 闭的平板状腔体,腔体内均匀填充蓄热材料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平板状腔体可以分隔成多个小的平板状空腔,每个空腔内都均匀的填充蓄热材料9,所述的外包装8为软包装。电热板2的上方铺设蓄热垫10,当电热板2通电产生热量时,蓄热垫10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储存多余热量,在电热板2停止通电时蓄热垫10向室内放热。调控室内温差,节省能源。
本发明的蓄热垫与现有技术中的柱形栅格状蓄热材料相比与电热板更能充分接触,热量吸收率和利用率更高。隔热材料为硬质聚氨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乡地暖(宜兴)有限公司,未经三乡地暖(宜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48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