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安全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4739.7 | 申请日: | 201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7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苏凯雄;李祥;余之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安全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电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人体安全插座。
背景技术
如今,断路器和漏电开关十分广泛地应用在起居室,公司,学校等多种室内场合,以及商品排插和一些电器自带的保护装置上,用来对供电线路的负载进行过流或漏电保护,有效减少人身伤害和经济财产损失。断路器和漏电开关保护性能以快速关断著称,当线路中某处电流超过标称电流值时立即跳闸切断火线。当线路中用电器缺相运行或有人触电时,漏电开关动作,切断火线和零线,当用户撤离故障电器或电器故障排除后手动开闸即可继续供电。
对于这套民用产品目前还有一个安全隐患,就是空闲插座依旧带强电,如果一些顽皮的小孩手指、金属物插入或者破损的插座让用户使用难免难逃触电的过程,虽然国家强制认证的漏电开关识别后会在很短时间内跳闸,会人身生理机构不会造成伤害,但触电电流相对较大,人们依旧会感觉自己触电了,对心理造成阴影。如果有人相零双端都接触肢体,漏电开关也许反应更慢,而最致命的是左右手分别接触相零的时候!
与此同时,在现今社会中自动重合闸装置广泛应用在工业上,如输电设备,发射站等无人控制的场合。减少手动合闸的麻烦。若用具有一套重合闸功能的电源保护装置设计一款智能安全插座,同样能应用在家庭,公司,实验室等场合,最大限度地保护民用安全用电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体安全插座,能实现“裸露”的插座不会让人触电,让用户尽早的发现所在场合对电器的功率容限或存在故障的电器。
本发明的人体安全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监测插座是否有负载或漏电的交流电流支路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插座电流的电流检测互感器和漏电检测线圈以及采用多谐振荡器的阻抗预检测电路分别经放大整流整形电路与一中央功能控制器连接,所述的中央功能控制器连接有负责所述交流电流支路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互感器和漏电检测线圈测试端通断的第一继电器和负责市电接入至所述插座的转换工作的第二继电器。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交流电流支路检测电路采用两个线性光耦发射端相互极性相反串联到三极管负载中实现,交流市电通过上下拉电阻对所述光耦供电。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流检测互感器和漏电检测线圈的磁芯采用节能灯电路的反馈磁环,所述的漏电检测线圈的初级设有输入电流绕组和输出电流绕组,次级设有一第三绕组用于感应输入电流绕组和输出电流绕组的磁通矢量和。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多谐振荡器采用555时基电路产生50Hz的方波。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中央功能控制器采用COMS系列数字逻辑器件实现。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中央功能控制器还连接有蜂鸣器。
本发明的“人体安全插座”就是要解决人体直接与插座接触时的触电问题,实现当人体直接与带电插座接触时,不发生触电意外,但是电器与插座连接时可以正常通电工作的功能,而且本实用新型能对电器漏电,电器故障等做出警示,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人们的用电安全,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交流电流支路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的原理等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流和漏电检测电路和其放大、整流、整形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信号发生器电路、阻抗预检测和其整流、整形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整体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这里为了让一般技术人员更容易的理解本发明,我们先对人体触电的机制进行简单介绍。人体触电的机制是因为我们身体是以大地为零电位作参考点的,当躯体接触比参考零电位点高很多的火线后,在躯体其他部位有许许多多不同阻抗介质的“接地点”,产生电位差,形成通过人体的电流回路使人感知引起。有的是通过鞋子到地面,有的是通过空气杂散电阻入地,还有人体也聚集许许多多的电磁杂波也会有感应电流。假使人体进入一个闭合金属室,金属上通火线,人是不会有触电感觉的,因为那时候已经把金属室做零电位参考点了,也就是说身体表面上没有外加电位差就不会产生触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47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DC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硬件设备的调试方法、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