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54166.8 | 申请日: | 2011-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6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健一;石神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武也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模块。
背景技术
在数据中心等网络系统中,作为连接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或服务器与交换集线器等转接装置之间的传输介质,除了金属线以外还使用光纤。
在使用光纤的情况下,需要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或者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模块。
光模块具有用于将光电转换元件及光学地连接光电转换元件和光纤的端部的透镜块。光电转换元件及透镜块固定在电路板上,在透镜块上连接有安装在光纤的端部的光连接器。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模块中,使用粘接剂将透镜块固定在电路板上,在透镜块的附近配置有透镜加固件,该透镜加固件具有承受来自光连接器的按压的受压面。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模块中,由于用透镜加固件承受光连接器连接时的按压,因此不会在透镜块与电路板的连接部分产生应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008-224954号公报
作为透镜块的固定方法,还考虑了针对固定在电路板上的透镜架,使用粘接剂来固定透镜块的方法。并且,光连接器相对于透镜块直接接触地连接。
在该固定方法中,光连接器连接时的按压力施加到透镜块与透镜架之间的粘接部分。在按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透镜块与透镜架之间的粘接剥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形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器件稳定地固定在支撑部件上的光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案,提供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电路板;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光电转换元件;用于与安装在光纤的端部的光连接器的连接,并用于光学地连接上述光纤的端部和上述光电转换元件的光学器件;以及固定在上述电路板上且支撑上述光学器件的支撑部件,上述光学器件具有与上述光连接器相对的连接面、以及在与上述光连接器的连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分离的一对侧面,上述支撑部件具有与上述光学器件的侧面分别相对的一对侧壁、以及设置在上述侧壁上且朝向上述光学器件的侧面呈凹状或凸状的凹凸部,上述光学器件的侧面通过粘接剂分别固定在上述支撑部件的侧壁上,上述粘接剂还附着在上述侧壁的凹凸部的表面上。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器件稳定地固定在支撑部件上的光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模块的光主动式电缆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1的光主动式电缆中的光模块附近的立体图。
图3是分解表示图2的光模块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与所安装的器件一起概略地表示图2中的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放大并概略地表示图3的透镜块周边的俯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组装图2的光模块时,透镜块相对于透镜架的安装方法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放大表示图6中的区域VIII的俯视图。
图9是与所安装的器件一起概略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模块所应用的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10是放大表示图9中的间隔部件的概略立体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模块的相当于图8的俯视图。
图中:
10、100-光模块,20-第一电路板,22-第二电路板,36-光纤束,50-透镜架(支撑器件),52-端壁,54-侧壁,56-透镜块(光学器件),58-背面,60-侧面,62-连接面,70-MT套管(光连接器),80-第一粘接部,82-第二粘接部,82a-层状部,82b-切口填充部(凹凸填充部),82c-槽填充部(凸凹填充部),84-切口(凹凸部),86-槽(凸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模块10的光主动式电缆12的结构的立体图。光主动式电缆12由一根光缆14和安装在光缆14的两端的两个光模块10构成。光主动式电缆12例如是用于10千兆位×12信道的并行通信,应用于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或服务器与交换集线器等转接装置之间的连接。因此,光模块10是光无线电收发两用机。
图2是放大表示光缆14的一部分及光模块10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线株式会社,未经日立电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4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成甲醇的工艺中的CO2的回收
- 下一篇: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