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底面合一防腐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3774.7 | 申请日: | 2011-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8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章卫国;彭时贵;刘雄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飞鹿涂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6 | 分类号: | C09D175/06;C09D7/12;C09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41200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底面 合一 防腐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底面合一防腐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现有防腐涂装体系大多采用底漆、中间漆、面漆或底漆和面漆的复合防腐涂层体系。底漆的主要作用是在底材上打好基础,对底材有良好附着力,具有防锈性能;中间漆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膜厚,从而起到更为有效的屏蔽作用,还要使表面平整,有利于面漆涂装;面漆主要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环境中有害的腐蚀介质,如氧气、水汽、二氧化硫以及化工大气的影响,同时具有美观装饰性。
但是这两种复合防腐涂层体系施工周期长,操作工序复杂,造价成本较高,同时还需要考虑各涂层间的配套性问题,以防层间结合不良,配套性不好,造成整个涂层体系质量下降。溶剂性涂料涂装后会带来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水性涂料以水作为溶剂,无毒,无溶剂气味。因此为简化涂装施工工艺,符合环保发展趋势,近年来水性底面合一防腐漆得到较多的研究。
水性底面合一的涂料由于只涂装一次,既充当底漆也充当面漆,对其防腐性和耐老化性能要求较高,但目前水性底面合一的防腐漆难以同时具备较高的防腐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耐紫外光老化一般仅为400h左右,不能满足建筑物及车辆越来越高的涂装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性底面合一防腐漆,同时具备较高的防腐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能够满足较高的涂装要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性底面合一防腐漆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性底面合一防腐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 20%~60%
去离子水 5%~25%
分散剂 0.5%~5%
消泡剂 0.1%~5%
基材润湿剂 0.1%~5%
颜填料 10%~40%
pH调节剂 0.5%~10%
触变剂 0.5%~10%
成膜助剂 0.5%~5%
光稳定剂 1%~5%
闪蚀抑制剂 0.5%~5%
耐盐雾助剂 0%~10%。
作为优选,所述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甲苯二异氰酸酯30%~45%、聚酯25%~35%、亲水扩链剂6%~8%、环氧树脂5%~8%、扩链剂2%~10%、中和剂5%~10%、交联剂1%~3%、丙酮10%~20%。
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铵盐、聚丙烯酸钠盐、聚羧酸铵盐或聚羧酸钠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或氟改性硅氧烷消泡剂。
作为优选,所述基材润湿剂为聚醚硅氧烷共聚物。
作为优选,所述颜填料为钛白粉、滑石粉、碳黑、云母粉、陶瓷微粉或硅微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pH调节剂为氨水、N,N-二甲基乙醇胺、2-氨基-2-甲基-1-丙醇或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触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有机膨润土、氢化蓖麻油或聚酰胺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成膜助剂为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甲醚或十二碳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光稳定剂为苯甲酮类、氰基丙烯酸盐粘合剂类、苯并三唑类或三嗪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闪蚀抑制剂为WT-795、SER-AD FA 179、SER-AD FA579、Raybo 60、Raybo 75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耐盐雾助剂为LJ-270、F-310、TM-08、408、ZT-719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水性底面合一防腐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去离子水、分散剂、颜填料、pH调节剂和触变剂混合搅拌,研磨至细度≤40μm;
b)将消泡剂、基材润湿剂、成膜助剂、光稳定剂、闪蚀抑制剂和耐盐雾助剂加入上步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
c)将b)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除杂;
d)调节混合物的pH为8~9,粘度≥3.0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飞鹿涂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飞鹿涂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3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