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菌驱蚊绿色蚊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53765.8 | 申请日: | 2011-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0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功锡;张晓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首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N65/12 | 分类号: | A01N65/12;A01N25/18;A01P1/00;A01P7/04;A01P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吴照幸 |
| 地址: | 416000 湖南省湘西土家***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抑菌驱蚊 绿色 蚊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蚊香,,尤其是涉及一种对蚊、蝇等害虫有驱赶,且能抑菌杀菌作用,室内净化空气的抑菌驱蚊绿色蚊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夏秋季节,蚊香被人们广泛使用于驱避蚊虫。早在南宋时期便出现过中药制成的驱蚊香棒,蚊香行业发展至今已跨越了一个多世纪,在众多的蚊虫防护用品市场依然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蚊香不仅在居室、学校、办公室等场所使用,在集贸市场及食品摊位也经常使用。随着各类蚊香产品在市场的销售旺盛,蚊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蚊香按添加的驱蚊有效成分可分为化学农药驱蚊蚊香和生物农药驱蚊蚊香。早期蚊香主要采用化学农药为有效成分驱蚊,如敌百虫、毒死蜱、害虫敌等有机磷类,以及残杀威、混灭威等氨基甲酸酯类。这类蚊香在使用过程会引起人们的身体不适,咳嗽和上呼吸道感染等,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而其生产已被国家取缔。近年来,蚊香生产行业主要采用添加从植物提取的有效成分制备蚊香,以达到驱蚊和安全效果,如添加氯氰菊酯、丙炔菊酯、丙烯菊酯、ES生物菊酯等菊酯类物质。目前,市场销售的安全蚊香主要采用添加菊酯类杀虫剂等有效成分,在蚊香中的含量为0.2%~0.4%左右。除虫菊酯是从除虫菊植物中萃取的脂溶性物质中的主要成分,为一种中低毒杀虫剂,是 添加在蚊香中最常用的有效成分,可麻痹蚊虫的神经致其死亡。人们把这些用来杀菌除虫的植物及其制剂统称为植物性农药,基本属无毒无残留天然农药。但市场除虫菊酯紧缺,进口价格昂贵,满足不了生产及消费需求。此外,除虫菊酯为脂溶性黄色油状液体,难溶于水,能溶于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目前运用于蚊香工艺中,溶剂主要是煤油和酒精,将溶解于这些有机溶剂的药剂涂于已风干成型的不含药的盘蚊香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即涂药工艺。该方法所得产品中,有效成分只集中在蚊香表面,含量有限、助燃辅料较多,其中的有机溶剂及大量的助燃辅料在燃烧过程中对人体呼吸道都有刺激作用,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而,开发对人畜无害,无残留,生物更安全,原料来源更丰富的绿色蚊香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既不使用化学杀虫剂,也不采用涂药工艺,而直接采用中草药黄花蒿为主要原料研制而成的,一种驱蚊,抑菌,绿色无毒,无污染的抑菌驱蚊绿色蚊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所述的抑菌驱蚊绿色蚊香主要由黄花蒿,木碳,榆木粉,苍术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配比是:40-60重量份的黄花蒿,10-20重量份的木碳,20-40重量份的榆木粉,1-5重量份的苍术。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是:磨碎,将所述黄花蒿,木碳,榆木粉,苍术分别磨成粉状后按比例混合或按比例混合后磨成粉状;混合,将所得混 合组合料与等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压制成型,将混合均匀的组合料在蚊香成型中压制成盘状蚊香,最后阴干后或烘干后包装即可。
本发明选用黄花蒿为主要原料,拌之于常规碳粉和起助燃、粘结作用的榆木粉及增香作用的苍术,不含任何化学杀虫剂、有机溶剂,不仅驱蚊效果好,抑菌杀菌作用还可净化室内空气,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气味馨香等特点。
针对目前市场需求和人们生活的需要,本发明对目前市场蚊香产品生产技术进行大胆改进,直接采用资源丰富的中草药黄花蒿为主要原料,添加木碳,榆木粉,苍术等辅助原料研制成一种抑菌驱蚊绿色蚊香。蚊香工艺简单,不含任何化学、生物农药以及有机溶剂,生产过程不产生任何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绿色环保,为一种绿色蚊香产品。蚊香有效成分为具有多种药用功效的黄花蒿,具有抗疟疾、解热、镇痛、抗菌、消炎等作用,不仅赋予了蚊香较好的驱蚊功效,还赋予了蚊香广谱抑菌新功能。与市售黄花蒿精油涂药工艺生产的蚊香相比,该蚊香不需要添加除虫菊酯作为驱蚊有效成分,不含有机溶剂,有效成分含量高,中草药植物体本身还可有效保持挥发油等抑菌驱蚊有效成分挥发与分解。工艺采用中草药植物体作为主要组分,减少碳粉的用量,利于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发明效果中实验2的对大肠杆菌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阐述本发明,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以上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实施例1
一磨碎,将40份黄花蒿,10份木碳,20份榆木粉,1份苍术分别磨成粉状后混合;二混合,将上述粉状组合料添加等比例重量的水搅拌均匀;三压制成型,将混合均匀的组合料在蚊香成型中压制成盘状蚊香,最后阴干后或烘干后包装即可。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首大学,未经吉首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37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