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弧炉环保除尘净化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53612.3 | 申请日: | 2011-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海;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民海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3/10 | 分类号: | F27B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弧炉 环保 除尘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炉烟气净化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弧炉的高温烟气除尘设备,具体地说,是工业硅电弧冶炼炉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电弧炉由于冶炼过程时间短,反应剧烈,火焰高,冶炼瞬间放出大量的热和高温烟尘,带来大量电炉粉尘,该粉尘浓度较大而且粉细,温度高达500℃,对于上述微含金炉外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国内的做法是采用湿法净化或者直接排放。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湿法净化粉尘排放含量高,不符合环保要求,且耗能耗水,粉尘回收困难和易带来二次污染。改进的烟尘捕集方式是采用炉盖式近距离抽吸烟尘,后改进为利用烟尘的热动力在电弧炉上方设半密闭罩来抽吸烟尘,而随着自动化要求的提高,对于要求自动加料的电弧来说,要保证其烟气的捕集,从空间布局以及电弧炉工艺等各方面都有难度,这种情况的烟尘捕集方式比较困难。
现有除尘装置末端都采用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所使用的滤袋为纤维材质制成,无法抵抗如此高温,极易被烧坏。如果将含尘气体换热至120-200·C,由于烟尘中沥青在250·C以下由气态变为液态,使粉尘变粘,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将导致换热系统和除尘系统堵塞。长期以来我国大多采用将高温含尘气体换热降温后,经大布袋除尘系统进行气尘分离。该工艺由于有很多的局限性,其造价高昂,且运行费用高,一段时间后换热器内壁堵塞,系统瘫痪,如遇硅系列这类高浓度易粘杂质,堵塞情况更难解决,多数设备将无法再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电炉冶炼除尘工艺以及除尘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使烟尘中的灰尘得到净化和回收的电弧炉环保除尘净化系统,该系统除尘效率高,工作稳定可靠,无须换热降温,又不会使过滤袋过早损坏,而且还不会造成滤袋堵塞。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电弧炉环保除尘净化系统,包括炉体上方设置的除尘罩、旋风除尘装置和袋式除尘器,通过出烟管道将上述设备依次相连接,所述除尘罩2为一个八角形的盖体,外缘为拱形梁12,形梁12上设置多个烟道口4,所述拱形梁12支撑防尘盖的中间部分,中间部分有多个下料口13和电极孔15,所述烟道口4与所述出烟管道5连通;
所述出烟管道5在位于所述旋风除尘装置7和所述袋式除尘器10之间的部分设置了一条辅助管道9,所述的辅助管道9与出烟管道5的主管道并联,在辅助管道9中,安装轴流式风机8。
所述拱形梁12上设置3个烟道口4,所述拱形梁12的中间部分设置3个电极孔15,供3组电极总成3插入。
除尘罩2的拱形结构周边为多个立柱11,作为整个除尘罩2的支撑;该除尘罩2使用耐高温防磁的混凝土材料浇筑。
所述拱形梁12支撑的防尘盖的中间部分设置水圈14,对整个电极及短网系统进行冷却。
所述轴流式风机设置在一个筒体16内,该筒体16位于所述辅助管道9中,所述筒体16进气端设置阀门17,所述阀门17后面设置叶轮18、传动组20和带轮21,所述叶轮18、传动组20和带轮21周边为烟气通道。
所述轴流式风机8的驱动装置为电机22,所述电机22设置在辅助管道9外面,通过传动带23带动所述带轮21,驱动传动组20,使叶轮18工作。
所述袋式除尘器的过滤袋采用高温耐酸碱PTFE纤维基布,在该纤维基布上覆膜,所述过滤袋厚度为1.8-2.0mm,克重为750克/m2透气率1.8-2.3m3/m2min,使用温度为260℃-280℃。
本发明的电弧炉环保除尘净化系统除尘效率高,故障率低,工作安全可靠,排放的烟气达到并超过国家规定的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弧炉环保除尘净化系统示意图;
图2是电弧炉除尘罩横截面;
图3是电弧炉除尘罩纵截面;
图4是轴流风机在除尘管道中安装示意图;
图5是轴流风机的驱动装置。
图号说明:
1电弧炉炉体 12拱形梁
2除尘罩 13下料口
3电极总成 14水圈
4烟道口 15电极孔
5出烟管道 16筒体
6厂房 17阀门
7旋风除尘装置 18叶轮
8轴流式风机 19静叶
9辅助管道 20传动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民海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民海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36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