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视点视频解码端去块滤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3291.7 | 申请日: | 2011-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8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傅瀛;王永芳;刘静;武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点 视频 解码 端去块 滤波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视点视频解码端的去块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
1) 视频编码:在视频编码端将宏块分为2类,并将分类信息传到解码端;
2) 视频解码:利用视频编码端得到的宏块分类信息,在视频解码的去块滤波部分,对不同的宏块采用不同的滤波策略,加快了去块滤波的速率,从而加快了视频解码的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多视点视频解码端的去块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视频编码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视频解码时采用各种广泛使用的预测编码结构,注意选用的编码结构包含视点间预测方式;
(2) 计算该视点图像相对相邻视点的GDV(全局视差矢量)值;
(3) 判断当前解码的视点序列号,将每一个用到视点间预测的帧的每个宏块的视差矢量DV和其对应的GDV进行对比,计算DV和GDV的差值DGD;
(4) 根据DGD的大小将宏块分为A类宏块和B类宏块,并用一个二进制位flag来标记它们,该标志位使用二进制形式存放,和视频码流同时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视点视频解码端的去块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根据DGD的大小将宏块分为A类宏块和B类宏块的方法是:
① A类宏块:当宏块对应的DGD值为(0,0)或GDV时,将其定义为A类宏块;
② B类宏块:当宏块对应的DGD值为其他值的时候,将其定义为B类宏块。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多视点视频解码端的去块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视频解码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将压缩好的视频码流和步骤(4)存放的二进制flag信息同时输入解码端
(2’) 在环路去块滤波之前,每个宏块都要结合标志位信息进行一定的判定,如果符合条件,进入步骤(3’),否则,进入步骤(4’);
(3’) 进行边界强度信息的判定:认为边界强度信息可以由已经解码完毕的相邻视点的边界强度矩阵以宏块为单位进行相对GDV的简单的平移得到,执行完毕后进入步骤(5’);
(4’) 进行边界强度信息的判定;使用多视点解码的默认方法进行边界强度信息的判定,执行完毕后进入步骤(5’);
(5’) 根据步骤(3’)或步骤(4’)得出的边界强度信息,按照多视点解码的默认方法进行自适应滤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视点视频解码端的去块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宏块结合标志位信息的判定,方法如下:
该宏块反向移动GDV(v,f)后依然在视频显示的范围内;
该宏块所在的视点每一帧都用用到了视点间预测;
该宏块所在的帧帧数Tx不为第0帧或第GOP整数倍帧;
该宏块对应的flag信息为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视点视频解码端的去块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认为边界强度信息可以由已经解码完毕的相邻视点的边界强度矩阵以宏块为单位进行相对GDV的简单的平移得到,其具体公式为:
其中:
式中为常量,代表一帧中每列宏块的数目;为常量,代表一帧中每行宏块的数目;为宏块在帧中的地址,x和y分别表示宏块中每个4×4的块相对该宏块的坐标;和分别代表重建帧和参考帧对应宏块的边界强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32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中培养防护组件
- 下一篇:一种盆景红豆杉自动吸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