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硬木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2289.8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2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和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和麟 |
主分类号: | B27M1/08 | 分类号: | B27M1/08;B27D1/10;B27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硬木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重组硬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材厚度在0.5mm-3mm之间,宽度在5mm-100mm之间的桉木;
b、施胶;
c、组坯,将桉木沿其长度方向顺向排列组坯;
d、冷压,将桉木送入压机的模具内进行冷压,所述压力大于20MPa;
e、固化,将装有坯料的模具加热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硬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c中,桉木沿其长度方向顺向交错排列组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硬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桉木沿其长度方向顺向设置有小于45°的偏角。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重组硬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浸胶,将桉木干燥,并用胶粘剂浸满;
烘干,将施胶后的桉木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16%,所述干燥温度小于6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重组硬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c中,组坯可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①将碳化桉木与非碳化桉木混合铺装,长度方向交替叠加;
②将非碳化桉木沿其长度方向叠加;
③将碳化桉木沿其长度方向叠加;
④将碳化桉木与非碳化桉木长度方向交替叠加后,再叠加由纤维方向垂直于桉木长度方向的短单板片,构成的平衡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重组硬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内膜为两端开放的凹形槽,所述槽底与槽壁夹角为半径为R的圆角,3mm≤R≤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重组硬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桉木由低幼龄桉树经剪切后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硬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组坯可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①将碳化桉木与非碳化桉木混合铺装,长度方向交替叠加;
②将非碳化桉木沿其长度方向叠加;
③将碳化桉木沿其长度方向叠加;
④将碳化桉木与非碳化桉木长度方向交替叠加后,再叠加由纤维方向垂直于桉木长度方向的短单片,构成的平衡层。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硬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内膜为两端开放的凹形槽,所述槽底与槽壁夹角为半径为R的圆角,3mm≤R≤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硬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内膜为两端开放的凹形槽,所述槽底与槽壁夹角为半径为R的圆角,3mm≤R≤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和麟,未经李和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22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