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纤复合材料高强编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2143.3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6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廷才;王志强;刘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华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1/02 | 分类号: | D04C1/02;D04C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高强 编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复合材料编织物,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一种玻纤复合材料高强编织物。
背景技术
高强度玻璃纤维织物被广泛使用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汽车、游轮制造、石油管道等行业。其与树脂搭配可做成高强度的玻璃钢,该玻璃钢相比钢铁的特点是:强度更高,重量更轻,耐腐蚀性更好。
在风力发电中,玻璃纤维织物是风力发电叶片制造中用量最大最关键的原料,其主要用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如:1MW、1.5MW. 2MW等叶片。
由于叶片生产工艺要求,故玻璃纤维织物有单轴向、双轴向、与多轴向、单向等几个系列产品一起搭配完成叶片所需强度。而现在整个叶片行业内所使用的都是有一层1215g(±45度与O°方向)的玻纤复合材料。此类产品的共同弱点为:
1:材料在使用时浪费严重,有效使用率不足77%,增加了生产成本。
2:为满足行业内叶片需要,在铺设复合材料织物要铺设两次,耗时耗力,从而导致整个叶片的生产时间为35小时,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周期小,成本低、省时省力和拉伸强度大的一种玻纤复合材料高强编织物,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制成的叶片满足风力发电设备所需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纤复合材料高强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其由每平方米克重为1215g的三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以及每平方米克重为800克的双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的构成,所述双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通过捆绑纱与三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捆绑为一体,所述三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和双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均采用的是环氧型玻璃纤维高强纱和涤纶丝编织而成,提高了提高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
本发明通过在生产的过程中间向1215g的三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上再添加一层800g的双轴向复合材料织物,生产出每平方米克重为2015g 的玻纤复合材料高强编织,这样一次生产后就可解决行业内要生产两次才能满足叶片需要的产品,在使用时只需铺一层可达到之前铺两层布的三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效果,避免了材料在使用时浪费,提高了有效使用率;并采用了环氧型玻璃纤维高强纱作为编织材料,所编织的复合材料密度也更密,强度更高,提高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其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小和省时省力的优点,使得制成的叶片满足风力发电设备所需要求,可使用在1.5MW ( 40.3米)的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中,主要使用于叶片通体,保证叶片在运转过程中有足够强的纵向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玻纤复合材料高强编织物(EKT2015),其由每平方米克重为1215g的三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1和每平方米克重为800克的双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2的构成;在生产过程中,在现有通用的每平方米克重为1215g的三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1上叠加一层每平方米克重为800克的现有通用的双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2,该双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2通过捆绑纱与三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1捆绑为一体,这样一次生产后就可解决行业内要生产两次才能满足叶片需要的产品。
本实施例中,双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2和三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1采用的是环氧型玻璃纤维高强纱以及涤纶丝编织而成,提高了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从而使其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远远高于行业标准。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由国家级玻璃钢研究机构上海玻璃钢研究院经过与行业通用的EKT850产品运行,其在40.3米的1.5MW叶片上的测试性能对比表如下,见表1(表中,行业通用EKT850为每平方米克重为850克的三轴向玻纤复合材料织物,新产品EKT2015产品为本发明一种玻纤复合材料高强编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华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华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21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