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热泵与动力热管复合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51308.5 | 申请日: | 2011-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5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裴刚;郑仁春;季杰;张涛;符慧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5B39/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动力 热管 复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应用领域,涉及太阳能热泵热管系统。
技术背景
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能源短缺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严重限制了经济发展。太阳能因为作为可再生能源以及环保的特点,成为重要的传统能源替代物。
太阳能热泵技术,是太阳能光-热转换与热泵循环系统相结合的一种利用方式。根据相关研究可知,与传统的风冷热泵相比,以太阳能辐照为热源,热泵系统的热泵性能更好。但是太阳能热泵的运行过程中,压缩机的压缩过程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而在夏天和其他较热的气候下是不需要供暖的,只需要提供生活热水。于是当太阳辐照较好的时候,被动的热管制取热水已经可以满足热水需要,若仍然采用太阳能热泵系统制取热水就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热管技术,利用热传导原理和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蒸发时工质处于两相区,温度接近于恒温,热管是一种很好的热量传递工具。将热管与热泵结合在一起,不但可以全年提供热水,而且节省能源消耗。若单纯使用重力热管,在大型回路上效率明显会因为沿程阻力增大而大大降低,而且重力热管的冷凝水箱的相对位置必须是高于蒸发器位置,水箱位置安排上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中热管回路效率低下以及冷凝水箱相对位置难以改变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环形动力热管,并与太阳能热泵系统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热泵与动力热管复合系统。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太阳能热泵与动力热管复合系统,包括压缩机、水冷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机构、室内风冷换热器、室外风冷换热器、电磁阀和管路连接组成的热泵系统;压缩机通过四通阀连通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机构;水冷冷凝器并联着室内风冷换热器,蒸发器并联着室外风冷换热器。
还包括热管蒸发管和热管回流管;热管蒸发管的一端连通着水冷冷凝器入口,另一端连通着蒸发器出口,热管蒸发管上设有电磁阀V8;热管回流管的一端连通着水冷冷凝器出口,另一端连通着蒸发器入口,热管回流管上设有回流工质泵5和电磁阀V9;所述热管蒸发管、水冷冷凝器、热管回流管和蒸发器构成环形动力回路。
所述蒸发器上设有液位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热管与工质泵的结合上,通过工质泵调节热管的工质流量和导热功率,控制热管的效率;由于有了工质泵提供动力,冷凝水箱的位置就比较灵活,可以放在需要热水的地方或者其他方便的地方;动力热管与太阳能热泵内部可以使用相同的制冷工质。根据太阳能热泵与动力热管的运行机理,将二者结合起来组成复合系统,并根据外界条件以及供暖和制冷的需要,在热泵与热管之间切换运行来实现多种功能的应用。本发明太阳能热泵与动力热管复合系统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还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效率。
动力热管的运行方式:液体工质在蒸发器中吸收太阳能辐照蒸发,气体由于压力作用进入到水冷冷凝器中,在冷凝器中凝结成液体,被工质泵抽回蒸发器中实现循环,蒸发器中有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控制工质泵的功率,从而控制循环中的工质流量。
太阳能热泵的制冷运行方式:液体工质在室内吸热蒸发成气体,气体经过压缩机压缩成高压气体,高压气体进入室外冷凝器中等压冷凝成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节流阀变成低压液体进入室内蒸发器吸热完成一个循环。
冬季系统切换到热泵供暖状态,为建筑供暖。太阳辐照好的时候,动力热管可以单独提供生活热水。同时通过工质泵控制在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下。
夏季系统切换到热泵制冷状态,进行制冷。太阳辐照好时,动力热管工作提供生活热水,同时通过工质泵控制在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下。
通过动力热管与太阳能热泵之间的切换,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需求。
本发明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热管回流管路上设有工质泵,为热管循环提供动力,可以调节热管回路上的工质流量。
2、在蒸发器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传感器连接的控制系统控制工质泵的功率,使流量稳定。
3、与重力热管相比,由工质泵来提供动力,冷凝水箱无需放在相对高处,可以按需要放置。
4、系统不同管路上均设有电磁阀,控制不同电磁阀来切换系统的各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13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围鳍
- 下一篇:厨房排油烟通风导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