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的通信接口及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1253.8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8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张军;苏阳;张晓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10;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由 交换 系统 通信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的通信接口及天基路由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天基信息网络是一种以卫星网络为主,融合空地信息,由不同轨道上多种类型的天基系统,按照空间信息资源的最大有效综合利用原则,互通互联,有机构成的智能化体系。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是天基信息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主要功能单元包括用户接入板、主控路由交换板、星间链路接口板、馈线链路接口板等单元板。
目前天基路由交换系统中各个功能单元板之间的通信采用标准通信接口,可有两种实现方法:第一种是直接使用标准通信接口芯片,这种方法是各个功能单元之间采用单独的通信接口芯片;第二种是在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上根据标准通信接口协议开发出适应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的接口。
然而,由于标准通信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是确定的,而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的单元板之间数据传输因业务量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所以,会出现这种标准通信接口不能适应数据传输的速率调节问题。同时,针对天基路由交换系统,数据在不同单元板之间需要高速可靠稳定地传输,上述的标准通信接口往往是针对地面网络,不仅实现复杂,而且稳定性难以达到天基系统的要求,所以不易直接应用于天基系统的特殊环境下。另外上述的标准通信接口芯片由于与单元板之间是分离设置的,体积功耗也难以满足天基系统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的通信接口及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用以克服上述标准通信接口不能适应数据传输的速率调节以及不适用于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的单元板之间数据稳定可靠传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的通信接口,包括:用于集成在第一单元板上的第一接口和用于集成在第二单元板上的第二接口;
所述第一接口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以及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和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分别连接的第一帧长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接口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第二接收模块以及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和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分别连接的第二帧长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帧长控制模块,用于设定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发送数据帧的帧长为第一帧长和设定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数据帧的帧长为第二帧长;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单元板上的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帧长进行整帧编码处理后发送给所述第二接收模块;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二帧长进行整帧解码处理;
所述第二帧长控制模块,用于设定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发送数据帧的帧长为所述第二帧长和设定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数据帧的帧长为所述第一帧长;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帧长进行整帧解码处理;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单元板上的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帧长进行整帧编码处理后发送给所述第一接收模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天基路由交换系统,包括主控路由交换板、用户接入板、馈线链路接口板和星间链路接口板,所述主控路由交换板与所述用户接入板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主控路由交换板与所述馈线链路接口板之间的通信接口以及所述主控路由交换板与所述星间链路接口板之间的通信接口中至少一个为上述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的通信接口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第一帧长控制模块和第二帧长控制模块进行数据帧的帧长设定,可以满足系统的单元板间数据传输速率要求;通过同一个单元板上的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分开设置,实现数据收发通道的隔离,避免了太空间辐射影响造成的收发数据串扰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天基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的通信接口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的通信接口实施例二中第一发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的通信接口实施例二中第二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的通信接口实施例二中第二发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天基路由交换系统的通信接口实施例二中第一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图5中各校验单元进行数据帧有效格式转换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1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生素原粉桶用隔膜橡胶桶塞
- 下一篇:一种食用盐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