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度指数改进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1240.0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3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肖奇;张东恒;刘洋;翟月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1/00 | 分类号: | C10M161/00;C10M149/10;C10M149/02;C08F255/04;C08F8/32;C10N30/02;C10N30/12;C10N30/04;C10N4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度指数改进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粘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组成和含量按重量百分比为:
基础油60%~94.5%,乙丙共聚物5%~39.5%,咪唑啉化合物为0.5%~10%,其中咪唑啉化合物的通式为:
R表示氢、烷基、链烯基或芳香基;n为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乙丙共聚物重量百分比为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咪唑啉化合物重量百分比为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烷基是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仲丁基、戊基、新戊基、己基、庚基、十一烷基、十三烷基、十五烷基、十七烷基或十九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链烯基是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1-丁烯基、1-戊烯基、1-己烯基、1-庚烯基、7-十六烯基或8-十七烯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芳香基具有如下结构,其中R1表示氢、羟基、氨基或1-10个碳原子的烷基。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
(1)利用溶液接枝法在乙丙共聚物上接枝马来酸酐:以形成溶液的总重量为基准,溶液接枝法所用溶剂重量为60~95%,溶剂为I、II、III类基础油、聚α烯烃或其它有机溶剂,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酰、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或过氧化二异丙苯,重量为0.05~2%,马来酸酐的重量为0.2~3%,接枝温度为150℃~200℃,接枝反应时间3~6小时,反应完毕后,用氮气喷吹或真空抽提除去未反应的马来酸酐,得到马来酸酐接枝的乙丙共聚物中间产物;
(2)将咪唑啉基团连接在乙丙共聚物上:
方法A是:首先,将有机酸和多乙烯多胺反应合成咪唑啉化合物,有机酸和多乙烯多胺的重量比为1∶1~1.5,以有机酸和多烯多胺的总重量为基准加入10~40%的携水剂,携水剂为甲苯或二甲苯,在100℃的温度下将有机酸缓慢滴入多烯多胺中,滴加完毕后加入携水剂,从100℃缓慢连续升温到220℃,升温过程为4小时,达到220℃后恒温反应2小时,真空除去未参与反应的原料和携水剂,得到咪唑啉化合物;
然后,将马来酸酐接枝的乙丙共聚物和咪唑啉化合物反应,反应温度为80℃~220℃,反应时间为4~8小时,得到粘度指数改进剂;
或方法B是:先将马来酸酐接枝的乙丙共聚物和多乙烯多胺反应,多乙烯多胺的重量为0.5~5%,反应温度为80℃~220℃,反应时间为4~8小时,得到中间产物;再将中间产物和有机酸进行反应,有机酸和多乙烯多胺摩尔比为1∶1;有机酸的通式为:R-COOH,R表示氢、烷基、链烯基或芳香基;反应温度从100℃~250℃,从100℃ 缓慢的连续升温到220℃,升温过程为4小时左右;得到粘度指数改进剂;
所述的多乙烯多胺的通式为H2N(CH2CH2NH)n+1H,n为1-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它有机溶剂为烷基萘、氯苯、邻二氯苯、间二氯苯、对二氯苯、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或间二甲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12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釜
- 下一篇:设有麦饭石陶瓷层的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