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产生高振强的多波变正弦曲线变频控制振动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1143.1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2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兰;刘极峰;张艳丽;丁维;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2C17/14 | 分类号: | B02C17/14;B02C17/18;B02C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116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生 高振强 多波变 正弦曲线 变频 控制 振动 | ||
1.一种能产生高振强的多波变正弦曲线变频控制振动磨,其特征在于由电源、变频器、振动磨、传感器、记录分析仪组成,变频器接线一端与电源相连接,变频器接线另一端与振动磨的驱动电机相连接;变频器上可以进行多点频率的变化输入,以使电机的输入频率按照设定的规律变化,从而驱动振动磨系统工作;传感器依靠磁力置于振动磨磨筒上,传感器搭配积分电荷放大器使用,可将检测的加速度信号及二次积分即振幅信号,传输给记录分析仪,进而可以确定振动磨的振强、振幅变化曲线,便于调整变频器的变化规律,进行控制程序编制,实施对振动磨机实施变频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产生高振强的多波变正弦曲线变频控制振动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采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产生高振强的多波变正弦曲线变频控制振动磨,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分析仪采用加速度记录分析仪。
4.一种能产生高振强的多波变正弦曲线变频控制振动磨的变频控制方法实施步骤:
1)多波变正弦曲线选择:多波变正弦曲线振频递增递减循环周期的振频时间变化规律:选用正弦曲线,是由于其具有的连续性、无突变等特性,可增加系统的稳定性;采用多波变正弦曲线达到变波周期、变波峰值是振动磨粉磨工作多频多幅的需要;振频递增递减则分别可产生系统所需的高振强及大振幅 ,以实现振动磨超细超微粉碎中的颗粒细化和解团聚;
2)循环周期设置:多波循环为奇数波周期,是便于实现高振强的超前控制;波峰值前半周期递增、后半周期递减循环,中位波峰值最大,且递增递减循环关于循环周期中点对称;当各正弦波波峰值较小时取波周期稍长,较大时取波周期稍短;实际运行的振动磨系统,由变频控制器控制,按预设的程序运行,由于系统的混沌特性,可能与设置的波峰值相差较大,设置时在递增段须采取循序渐进模式,观测记录振频、振强、振幅数据,最终确定波峰值及作用时间,以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3)编制控制程序:若循环周期为9波,设置时间对应输出振频的正弦变化图,其对应点坐标信息设置于一表;若一个主循环取其振频均值为50赫兹,由9波变正弦曲线组成,设第一正弦曲线波周期为20s,变化幅度为10Hz;第二正弦曲线波周期为16s,以此类推,则可得各波曲线及总的变正弦曲线振频循环图;据此图可在变频控制器上进行按点的坐标依次输入,完成控制程序编制;
4)程序运行与调整:完成上述步骤后,检查接线情况,通电运行:电源接入变频器后,按照预先设置的变频曲线,实现各个端点的频率输出,传输给振动磨的驱动电机,使电机的输入频率按照设定的规律变化,从而驱动振动磨系统工作;传感器依靠磁力置于振动磨磨筒上,传感器搭配积分电荷放大器使用,可将检测的加速度信号及二次积分即振幅信号,传输给记录分析仪,进而可以记录振动磨的振强、振幅变化曲线,依据记录分析仪的振强、振幅记录,分析振动磨振强对粉磨细化、解团聚的效果,调整变频曲线的参数,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11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