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醋酐氯化联产高纯氯乙酸和乙酰氯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50109.2 | 申请日: | 2011-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3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飞;张玉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长飞;张玉章 |
| 主分类号: | C07C53/16 | 分类号: | C07C53/16;C07C53/40;C07C51/083;C07C51/6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联产 高纯 乙酸 乙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醋酐氯化联产高纯氯乙酸和乙酰氯的工艺,属于化工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乙酸催化氯化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氯乙酸最主要的方法。它又可分为间歇式生产工艺和连续化生产工艺两种。间歇式生产工艺是一般硫磺粉为催化剂,控制其用量约为乙酸总量的3%(质量百分数),反应采用二级串联氯化,主锅在90℃下通氯气,控制反应温度为96-100℃,副锅反应温度为85-90℃,当反应终点密度为1.35时即为反应终点。保温反应1小时后加入循环母液冷却结晶,在凝固点以上1-2℃加入晶种,缓慢冷却至25℃左右,经抽滤或离心分离制得产品。尾气氯化氢送填料吸收塔回收副产盐酸。目前,国外该法已经被淘汰,而我国的生产厂家主要采用该法进行生产,该法生产工艺虽然比较简单,但消耗高,产量低,所得产品质量差,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三废污染严重,催化剂硫磺粉不仅污染主产品,也污染副产品盐酸,有时还造成管道设备的堵塞,使生产不正常,使得产品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连续法氯乙酸生产工艺是以乙酸、液氯为原料,醋酐和硫酸为催化剂,经乙酸氯化、蒸馏、结晶、分离、干燥等过程制得氯乙酸。该法所得产品质量高,原料消耗少,且对原料氯要求不太苛刻,可以用液氯尾气或气氯生产,不足之处是反应转化率低,仅有45%左右,增加了蒸汽消耗和电耗。目前该法是世界上生产氯乙酸的主要方法,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加拿大等国的大型氯乙酸生产企业均采用该法进行生产。
氯乙酰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尤其是在农药、医药等方面应用最广,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传统的氯乙酸三氯化磷氯化法生产,该法由于产物中易含有磷化合物,难以分离,而且污染严重,设备腐蚀严重,不具备竞争力,面临淘汰。尤其是产品质量差,纯度一般在90%-95%之间。目前国外主要采用先进的易规模化的乙烯酮氯化法路线.但是该法投资较大,技术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醋酐和氯气为原料,以三氯化铁或氯化氢为催化剂,合成高纯度氯乙酸和高纯度乙酰氯的方法。
反应原理:
(1)醋酐与氯气在20℃-80℃(加入催化剂)反应生成氯化醋酐和氯化氢CH3-CO-O-CO-CH3+Cl2→ClCH2-CO-O-CH3+HCl
(醋酐) (氯气) (氯化醋酐) (氯化氢)
(2)氯化醋酐和氯化氢进一步反应生成乙酰氯和氯乙酸ClCH2-CO-O-CH3+HCl→ClCH2-CO-OH+CH3-CO-Cl
(氯化醋酐) (氯化氢) (氯乙酸) (乙酰氯)
工艺过程:
(1)催化剂三氯化铁或氯化氢按醋酐重量的0.02%-0.5%的比例加入醋酐中;
(2)醋酐催化剂混合物和氯气经过预热至20℃--60℃后通入到氯化反应
器进行氯化反应,醋酐和氯气按照等摩尔比例加入;
(3)醋酐和氯气在氯化反应器中生成氯乙酸和乙酰氯。生成的乙酰氯在60℃以上的温度下蒸发出反应器,经过冷凝回收,得到纯度为99.5%以上的乙酰氯产品;
(4)氯乙酸经过重结晶得到纯度为99.6%以上的高纯氯乙酸产品。
技术特点:
(1)氯化分离过程在一个反应器中连续进行;
(2)设备投资省;
(3)可以得到高纯氯乙酸和高纯度的乙酰氯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长飞;张玉章,未经刘长飞;张玉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0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位检测装置
- 下一篇:石墨化炉电极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