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卷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8439.8 | 申请日: | 201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0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谷川保伸;牟田胜文;竝川哲也;森秀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54/30;B65H5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卷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边使纱线横动一边将纱线卷绕到卷绕筒管上的纱线卷绕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具有用于使纱线横动的纱线横动装置的构成的纱线卷绕机。例如,日本特开2006-298499号公报和日本特表2002-518276号公报所公开的纱线横动装置由与纱线卡合以对纱线进行引导的导纱器、前端安装有该导纱器的横动臂、以及使该横动臂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构成。驱动装置使横动臂往复移动(转动),由此,能够一边通过导纱器部使纱线横动一边将纱线卷绕到卷装上。
具有接纱装置以及向该接纱装置引导纱线的部件(纱线引导部件)的纱线卷绕机也是公知的。所谓接纱装置,是在检测出纱疵从而进行的纱线切断时、纱线退绕中纱线发生断头时等情况下,将喂纱纱管侧的纱线端和卷装侧的纱线端接纱的装置。
在上述日本特开2006-298499号公报的结构中,当导纱器临近横动宽度的端部附近时该导纱器位于下方(纱道的上游侧)。因此,会将纱线向纱线卷绕机的下方(与卷装的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拉拽。在该情况下,在纱线横动宽度的端部及端部附近,纱道会发生折曲,因此,会发生卷绕张力上升。由此,会发生卷装的硬度上升、或是跳花(织疵),从而卷装的品质降低。
而日本特表2002-518276号公报的结构,是导向狭缝(导纱部)的前端开放的手指形状。因此,在使摆动针(横动臂)以圆弧状旋转运动的情况下,当摆动针进行返回时纱线会从导向狭缝中脱出。不仅是在摆动针进行返回时,由于在纱线的横动动作中产生的振动等,纱线也会从导向狭缝中脱出。
此外,日本特表2002-518276号公报的结构中,当在卷绕开始时捕捉纱线的时候,纱线容易从开放的前端侧脱出。因此,存在无法立即开始横动动作的情况。而且,为了将纱线引导至导向狭缝,需要使摆动针相对于导向板移动到特定的位置。这样,在日本特表2002-518276号公报的结构中,无法尽早开始横动动作,因此从纱线卷绕机的生产效率的观点来看,希望得到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尽早地将纱线引导至导纱部并能够防止卷装端部的品质降低的纱线卷绕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纱线卷绕机具有卷绕筒管支承部、接触罗拉、横动臂、横动驱动部。所述卷绕筒管支承部将为了形成所述卷装而卷绕纱线的卷绕筒管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接触罗拉与所述卷绕筒管或所述卷装接触并旋转。所述横动臂使纱线横动。在横动臂的前端侧配置有用于引导纱线的导纱部。所述横动驱动部对所述横动臂进行旋转驱动。所述导纱部具有:在前端侧限制纱线的限制部;以将纱线引导至所述限制部的方式向所述横动臂的基端侧开口的引导口。在所述接触罗拉的轴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横动臂的旋转轴线与将横动宽度的端部处的导纱部附近的纱道延长而得到的纱道线呈锐角地相交或是平行。
由此,横动臂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纱道线所成的角小或者旋转轴线与所述纱道线平行。因此,即使在横动臂旋转到横动宽度的端部(横动端部)时,导纱部在沿着纱道的方向上也几乎不移动。因此,由于特别是在横动端部能够减轻因导纱部引起的纱线的折曲。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卷装的品质降低。而且,由于在导纱部上形成有限制部,所以即使是在横动中因振动及惯性力等拉拽纱线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纱线从导纱部脱出。而且,由于在横动臂的横动动作开始时,能够容易地将纱线引导至导纱部,所以能够迅速地开始由横动臂实现的纱线的横动,从而能够提高纱线卷绕机的生产效率。
在所述纱线卷绕机中,优选在所述导纱部形成有将纱线向所述引导口引导的倾斜部。由此,由于能够确实且尽早地进行将纱线向导纱部的引导,所以能够提高纱线卷绕机的生产效率。
在所述纱线卷绕机中,优选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纱道线大致平行。由此,能够将横动宽度的端部处的导纱部所引起的纱线的折曲限制在最小限度,因而能够形成高品质的卷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8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转接器与插座
- 下一篇:一种中医皮肤外贴接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