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8035.9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3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安达宣幸;山中久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龙光学(佛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5/16 | 分类号: | G02B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35mm照相机、摄像机、电子静物照相机(Still Camera)等的变焦镜头,进一步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后焦距(Back Focus)较短、也能够安装在所谓的无反光镜单眼相机上的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以往,单镜头反光照相机(single-lens reflex camera)用的变焦镜头在该变焦镜头与受光元件之间存在有转动反光镜,因此需要加长后焦距,而限制了变焦镜头设计的自由度。在无反光镜单眼相机中,具有能够缩短变焦镜头的后焦距、变焦镜头设计的自由度增大的优点。
作为以往的变焦镜头,提出了一种下述变焦镜头,该变焦镜头自较长的共轭侧起依次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负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由多个或一个透镜组构成且整体为正光焦度的后续组,其中,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上述第1透镜组与上述第2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变大,且上述第2透镜组与上述后续组之间的间隔变小,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2a组和被配置在比该第2a组靠短的共轭侧的负光焦度的第2b组,当利用该第2b组进行调焦(Focusing)且将广角端的上述第2b组的倍率设为β2bw时,满足0<β2bw<1这样的条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以往的其他的变焦镜头,提出了一种下述变焦镜头,该变焦镜头具有孔径光阑(光圈)S和多个透镜组,且从最靠近物体侧起依次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负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W向望远端状态T变焦时,上述第1透镜组与上述第2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增大,上述第2透镜组与上述第3透镜组之间的间隔减小,上述第2透镜组和位于比上述第2透镜组靠像侧的位置的至少一个透镜组为对焦透镜组,根据从广角端状态到望远端状态的焦距状态,使上述对焦透镜组中的至少一个透镜组移动来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对焦,从而满足规定的条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作为以往的其他的变焦镜头,提出了一种下述变焦镜头系统,该变焦镜头系统自物体侧向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4透镜组,
在变焦(zooming)时,至少使上述第1透镜组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移动,
上述第4透镜组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子透镜(sub-lens)组、配置在比上述第1子透镜组靠像侧的位置且具有负光焦度的第2子透镜组,
在校正由变焦镜头系统的振动引起的图像模糊时,使上述第1子透镜组或上述第2子透镜组沿着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044848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093974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75954号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变焦镜头中,上述第2透镜组分为负光焦度的第2a组和被配置在比该第2a组靠短的共轭侧的负光焦度的第2b组,利用由3个左右的透镜构成的第2b组透镜进行调焦。该由3个左右的透镜构成的第2b组透镜较重,因而存在给自动聚焦(Auto Focus)机构带来较大的负担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变焦镜头中,该变焦镜头为如下结构,即第2透镜组和位于比上述第2透镜组靠像侧的位置的至少一个透镜组为对焦透镜组,根据从广角端状态到望远端状态的焦距状态,使上述对焦透镜组中的至少一个透镜组移动来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对焦。即,在专利文献2的第1实施例(图1)中,在广角状态和中间状态时使G2和G3移动来对焦,在望远状态时仅使G2移动来对焦。在专利文献2的第2实施例(图4)中,在广角状态时仅使G3移动来对焦,在中间状态时使G2和G3移动来对焦,在望远状态时仅使G2移动来对焦。
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变焦镜头中,有选择性地使负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和位于比上述第2透镜组靠像侧的位置的至少一个透镜组G3移动来进行对焦,因此存在镜筒的结构变复杂的问题,另外,还存在由于对焦透镜的移动透镜的构成个数较多,而使自动聚焦机构的动作负荷变大这样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变焦镜头中,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得到调焦透镜组为小型且调焦透镜组移动时的成像倍率变化小的变焦镜头系统。但是,专利文献3的光圈被配置在非常靠近第4透镜组G4的被拍摄物侧第1面的位置上,因而存在第1透镜组G1~第3透镜组G3的透镜直径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龙光学(佛山)有限公司,未经腾龙光学(佛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80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