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影镜头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47609.0 | 申请日: | 2011-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3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拙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龙光学(佛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摄影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电话用摄影镜头、PC照相机即个人电脑附属的摄像装置、小型可移动设备用摄影镜头等的、用于在摄像元件上成像的小型且大口径的摄影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便携式电话用摄影镜头,正在由追求摄像元件的高像素过渡为追求进一步的高分辨率、大口径。因此,提出有加长光学全长、增加透镜数量等方法。但是,从必须重视便携式电话的便携性这一商品特性的观点出发,要求严格地限制光学全长,且使镜头的周缘面、厚度等变薄,但已经达到了加工界限。
另一方面,若这些摄影镜头的主要使用目的是运动图像摄影,则其视角为50°~43°的准标准镜头程度就应该足够了。
作为以往的上述那样的小型大口径摄影镜头,提出有如下摄影镜头(参照专利文献1):在最靠物体侧的位置配置光圈,然后自物体侧起依次包括第1透镜组、第2透镜组以及第3透镜组,上述第1透镜组自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具有正光焦度(以下,称为正透镜)的第1透镜、以及与上述第1透镜相接合或分离地构成的具有负光焦度(以下,称为负透镜)的第2透镜,上述第2透镜组仅由第3透镜构成,该第3透镜是将至少1个折射面设为非球面形状并像侧呈凸状的正弯月透镜(meniscus lens),上述第3透镜组仅由第4透镜构成,该第4透镜是将至少1个折射面设为非球面形状并物体侧呈凸状的负弯月透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透镜组的光焦度满足下述条件式(1),镜 头整个系统的光轴方向尺寸满足下述条件式(2):
(1)0.8<fI/f<2.8
(2)TL/f<1.7
其中,f:镜头整个系统的合成焦距、fI:第1透镜组的合成焦距、TL:光圈的自最靠物体侧的面至像面的距离(其中,平行平面玻璃部分为空气换算距离)。
作为以往的另一小型大口径摄影镜头,提出有如下方案(参照专利文献2):自物体侧起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透镜G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2透镜G2、像侧的面为凸面且具有正光焦度的第3透镜G3、以及物体侧的面在光轴附近为凹面或者平面且具有负光焦度的第4透镜G4,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焦距焦距
0.28<|f4/f|<0.60......(1)
其中,f为整体的焦距,f4为第4透镜G4的焦距。
作为以往的又一小型大口径摄影镜头,提出有如下方案(参照专利文献3):自物体侧起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透镜G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2透镜G2、像侧的面为凸面且具有正光焦度的第3透镜G3、以及物体侧的面在光轴附近为凹面或者平面且具有负光焦度的第4透镜G4,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5<(|R2|-R1)/(R1+|R2|)......(1)
其中,R1为第1透镜G1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2为第2透镜G2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24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02018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02162号公报
专利文献1中的发明的条件式的值如下:
条件式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f/R1 1.5 1.6 1.61 1.64 1.7 1.61
|f2/f| 0.46 0.49 0.48 0.51 0.55 0.52
f/R4 1.198 1.22 1.15 1.2 1.15 1.25
(v1+v3)/v2 3.6 3.5 3.6 3.5 3.3 3.7
条件式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f/R1 1.84 1.84 1.5
|f2/f| 0.5 0.51 0.52
f/R4 1.1 0.77 1.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龙光学(佛山)有限公司,未经腾龙光学(佛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7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