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组合网架结构做楼板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47550.5 | 申请日: | 2011-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0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计静;张文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19;E04B5/02;E04C3/34;E04C3/293;E04C5/01;E04C5/08;E04C5/1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网架 结构 楼板 框架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用组合网架结构做楼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这种用组合网架结构做楼板的框架由框架柱(1)、框架边梁(2)、组合网架楼板(3)连接构成,组合网架楼板(3)一层一层地安装在框架柱(1)与框架梁(2)围成的空间内;组合网架楼板(3)由钢筋混凝土板(4)和网架的腹杆(5)、下弦杆(6)安装在一起形成,腹杆(5)位于钢筋混凝土板(4)与下弦杆(6)之间,相邻的四块钢筋混凝土板(4)之间在对角处通过连接板(7)固定连接,腹杆(5)与连接板(7)焊接;腹杆(5)与下弦杆(6)通过空心球节点连接;框架柱(1)与组合网架楼板(3)之间的节点由上、下分体式的槽形连接件(11)插入并焊接在框架柱(1)外形成,上部的连接分体相对应的两个面的下边缘各有一个弧形槽,上部的连接分体的另外的一个面的下边缘有水平的连接板(12);下部的连接分体相对应的两个面的上边缘各有一个弧形槽,下部的连接分体的另外的一个面的上边缘有水平的连接板(12),连接板(12)与框架柱(1)之间安装加劲肋(17);框架边梁(2)与组合网架楼板(3)之间的节点由对扣并焊接在框架边梁(2)外的两连接件(13)构成,连接件(13)带有连接耳(14),两连接件(13)在连接耳(14)处通过螺栓固定,腹杆(5)与连接耳焊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组合网架结构做楼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架上布置有预应力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组合网架结构做楼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柱(1)采用方钢管砼柱,框架边梁(2)采用圆钢管砼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组合网架结构做楼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筋(8)为两支撑点三折线预应力筋,两支撑点三折线预应力筋由钢筋穿入钢管中形成,钢管呈梯形槽状的,有一个水平的底部,底部上端焊接有两个钢管支撑构件(9),预应力筋的两端分别锚固在框架柱(1)上,每个钢管支撑构件(9)与其上的下弦杆(6)节点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组合网架结构做楼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筋(8)为双折线预应力筋,双折线预应力筋由钢筋穿过定位支撑件(10)底部后两端锚固在框架柱(1)上形成,定位支撑件(10)有一个圆弧形的底座,底座的底面贯穿有通槽,底座上端焊接有对称布置的斜钢管,斜钢管与下弦杆节点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组合网架结构做楼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筋(8)为三支撑点四折线预应力筋,三支撑点四折线预应力筋由钢筋穿过定位支撑件(10)底部后两端锚固在框架柱(1)上形成,定位支撑件(10)有一个圆弧形的底座,底座的底面贯穿有通槽,底座上端焊接有对称布置的斜钢管,斜钢管与下弦杆(6)节点固定在一起,定位支撑件(10)与钢筋锚固的两端间各设置一钢管支撑构件(9),每个钢管支撑构件(9)固定在预应力筋(8)与下弦杆(6)节点之间。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组合网架结构做楼板的框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建造框架柱(1),在框架柱(1)之间建造框架边梁(2)形成建筑物边框,安装框架柱(1)与组合网架楼板(3)连接处的节点、框架边梁(2)与组合网架楼板(3)连接处的节点,焊接上述节点处的腹杆(5),然后再依次进行下弦节点、下弦杆(6)的连接并形成网架,最后通过连接板(7)将钢筋混凝土板(4)安装在网架上,从而完成最底层的组合网架楼板(3)的安装,如此依次安装其他各层楼板直至框架施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75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