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区煤层气安全集输智能调控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47487.5 | 申请日: | 2011-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4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文光才;杜子健;张志刚;杨利平;周厚权;刘胜;林雪峰;杨娟;程波;邸自强;张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0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煤层气 全集 智能 调控 系统 | ||
1.煤矿区煤层气安全集输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主机、声光报警器,以及分布式设置于煤矿区煤层气集输管网中的多个监控分站,以及煤层气集输管网的管路中间隔设置的多组传感器和负压调节装置,所述每个监控分站接收至少一组传感器采集的管路内的监控数据并传输给监控主机,监控主站根据各个监控分站发来的监控数据,分析判断出煤层气集输管网是否存在异常,当存在管路泄漏或堵塞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当发生管路断裂时,通过负压调节装置将异常区域管路密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区煤层气安全集输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传感器中至少包括甲烷浓度传感器、负压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各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区煤层气安全集输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传感器中还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区煤层气安全集输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调节装置包括负压调节控制器和设置于管路中的电动阀门,所述负压调节控制器接收监控分站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动阀门的开合度以调节管路中的负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矿区煤层气安全集输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主站还根据各个监控分站发来的监控数据,分析判断煤层气集输管网的运行状态,通过负压调节控制器控制电动阀门调节管路中的负压。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煤矿区煤层气安全集输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控主站根据如下方法判断煤层气集输管网是否存在异常:
1)根据同一管路中相邻两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获取这两组传感器之间的管路的压力指标K1、流量指标K2和浓度指标K3;
其中,压力指标K1=((P2-P1)-ΔP)/ΔP;
其中,P1为远泵端负压传感器测得的负压值;P2为近泵端负压传感器测得的负压值;
上式中,Q1为远泵端流量传感器测得的气体流量;η甲烷为远泵端浓度传感器测得的甲烷气体浓度;Δ为管道内壁绝对粗糙度;L为两点间管长;d0为管内径;z1为远泵端高程;z2近远泵端高程;ξ为局部阻力损失系数;π为圆周率,g为重力加速度;
ρ=1.295×(1-0.0058η甲烷);
上式中,v甲烷为标准状态下纯瓦斯的运动粘度;v空气为标准状态下空气的运动粘度;
流量指标
上式中,Q1为远泵流量传感器测得的气体流量;Q2为近泵流量传感器测得的的气体流量;
浓度指标
上式中,为通过远泵端流量传感器和甲烷浓度传感器获得的纯瓦斯流量;为通过近泵端流量传感器和甲烷浓度传感器获得的纯瓦斯流量;
2)对于工作面支管段管路,若K1>ε1,且K2>ε2或K3>ε3,则判定该段管路发生泄漏;若K1>ε1,且K2<ε2或K3<ε3,则判定该段管路发生堵塞;
对于干管和主管段管路,若K2<ε2或K3<ε3,且K1>ε1,则判定该段管路发生泄漏;
当判定管路发生泄漏时,若Q2-Q1=0.5Q1,且P1小于阈值,则说明管路发生断管,所述阈值为正常运行时远泵端负压传感器测得的负压值的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区煤层气安全集输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区煤层气集输安全智能调控系统还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监控数据并提供查询调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74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