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水下空化清洗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46757.0 | 申请日: | 2011-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2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傅海涛;许仕海;黄海量;杨利华;沈智慧;陈东红;蔡耿杰;王倬;杨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绿航水下清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 地址: | 524091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水下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船舶进行清洗的装置,具体是一种船舶水下空化清洗盘。
背景技术
水下清洗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而又极具市场潜力的行业。我国在这一行业的技术研发还处于极为落后的状态。国际上现阶段所使用的液压清洗刷使用不方便,效率低(尤其对污损生物滋生严重的表面),对被清洁物表面和涂料有很大的损伤并对环境产生污染。空化射流技术是目前清洗行业上新兴的最具潜力的方法,但在水下清洗的设备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清洗效率低,不易操作,密封性能差,设备故障率高等缺陷。
本专利通过全新合理的机械设计和最新材料的使用,经过长期清洗测试和改进彻底解决了上述问题,为空化射流在水下清洗方法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技术实施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效率高、安全可靠和使用范围广的船舶水下空化清洗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船舶水下空化清洗盘,是由推手架、盘状壳体、空心转轴、清洗用喷管、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构成,所述盘状壳体的顶部设有多个进水口,推手架设在盘状壳体的上方且与盘状壳体连接,空心转轴设在盘状壳体上,清洗用喷管设在盘状壳体内且与空心转轴相连通,清洗用喷管的端部设有涡轮喷嘴;所述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分别与空心转轴相连通且位于盘状壳体的上方,高压液输入管和推进用喷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所述盘状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水调节板,所述进水调节板上设有与盘状壳体上的进水口相对应的通孔,进水调节板紧贴在盘状壳体的上表面。进水调节板的作用是根据污物贴附性强,难以在正常速度下清除时,对进水调节板进行调节,将进水口调小,这样可使盘状壳体的吸附力更大,使清洗装置移动速度更慢,从而实现对污物彻底清除的目的。
所述推进用喷管的一端部设有喷嘴。
所述盘状壳体的底部设有滑轮。
所述清洗用喷管有2—5个。
所述盘状壳体上设有浮力材料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船舶水下空化清洗盘具有清洗效率高、安全可靠的特点;适合使用在平面和具有一定曲率的表面上;对清洗硬体污损生物尤其比其他几种方法更为快速有效;由于较低的操作压力和零浮力设计,使用过程中对潜水员很安全,操作简便无需特殊的训练;可清洗多钟材质的表面,如钢铁,铝,塑料,混凝土和木头;清洗时不会伤及油漆;清洗过程中除水以外不再使用任何介质,所以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仰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俯视图。
图中:1、推手架;2、盘状壳体;3、空心转轴;4、清洗用喷管;5、高压液输入管;6、推进用喷管;8、控制阀;9、进水调节板;10、固定滑轮;11、喷嘴;12、转向滑轮;13、涡轮喷嘴;1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船舶水下空化清洗盘,是由推手架1、盘状壳体2、空心转轴3、清洗用喷管4、高压液输入管5和推进用喷管6构成,所述盘状壳体2的顶部设有多个进水口,推手架1设在盘状壳体2的上方且与盘状壳体2连接,空心转轴3的一端部从盘状壳体2的中心孔穿过;所述清洗用喷管4有四个,每个清洗用喷管4设在盘状壳体2内且与空心转轴3相连通,清洗用喷管4的端部设有涡轮喷嘴13;高压液输入管5和推进用喷管6通过连接件14分别与空心转轴3相连通且位于盘状壳体2的上方,连接件14是通过轴承安装在空心转轴3上的,当空心转轴3转动时,连接件14是固定不动的;高压液输入管5和推进用喷管6上分别设有控制阀8。所述推进用喷管6的一端部设有喷嘴11。
所述盘状壳体2的顶部设有进水调节板9,所述进水调节板9上设有与盘状壳体上的进水口相对应的通孔,进水调节板9紧贴在盘状壳体2的上表面。当进水调节板9上的通孔与盘状壳体上的进水口完全相对应时,水流最大,当进水调节板9上的通孔与盘状壳体上的进水口完全错开,没有上下对应时,盘状壳体上的进水口被封闭。
所述盘状壳体2的底部设有两个固定滑轮10和一个转向滑轮12。
所述盘状壳体2上设有浮力材料层,船舶水下空化清洗盘的浮力大小与自身的重力相等。
工作原理:工作时,增压动力装置与高压液输入管5连接。水下清洗工作人员将水下清洗装置投入水中,起动动力装置,将水下清洗装置贴在船舶处于水中的部位或水中要清洗的其他物体表面。打开高压液输入管5上的高压控制阀开关,动力装置产生的高压液体经空心转轴3、清洗用喷管后,从涡轮喷嘴13喷射而出,在反喷射力的作用下,涡轮喷嘴13带动空心转轴3旋转,从而使盘状壳体2吸附在清洗物表面,同时旋转产生空化对物体表面进行清洁除垢,射流从清洗盘底射出使盘内形成负压而吸附在被清洗物表面上,通过对进水口大小的调整,而达到对清洗盘吸附力大小的控制。根据清洗盘的重量采用可产生同等浮力的浮力材料7,使清洗盘在水中处于零浮力,大大改进了清洗盘的运行性能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打开推进用喷管6上的控制阀,高压液体从喷嘴11喷射出,在水中形成推动力,使吸附在清洗物表面上的清洗盘滑轮缓慢移动,水下清洗操作人员手握连接在清洗盘上的推手架1,通过观察显示器表面污物的分布情况而控制清洗盘的前进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绿航水下清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绿航水下清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67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
- 下一篇:治疗白介素-6相关疾病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