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置反硝化污水处理过程的优化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46590.8 申请日: 2011-02-25
公开(公告)号: CN102161551A 公开(公告)日: 2011-08-24
发明(设计)人: 乔俊飞;史雄伟;韩红桂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
代理公司: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代理人: 楼艮基
地址: 100124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前置 硝化 污水处理 过程 优化 控制 方法
【权利要求书】:

发明基于粒子群算法实现溶解氧DO浓度和硝酸氮SNO浓度优化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本发明的控制结构,采用层级式结构,上层为优化层、下层为本地控制层;

优化控制系统包含智能优化、溶解氧浓度PI控制器、硝酸氮浓度PI控制器和数据存储四个模块。上层采用基于分工策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根据物料平衡约束、执行器约束以及出水条件约束得到底层控制回路的设定值;下层是两个PI控制器,第一个是通过调节单元五的氧气转换系数KLa控制该单元溶解氧浓度,第二个是通过调节内回流量Qa控制缺氧区单元二的硝酸氮浓度;采用优化控制策略动态调整两个控制回路的设定值——DO设定值SO,SP和SNO设定值SNO,SP,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行费用;

2.综合考虑运行费用和出水水质两个方面,构造优化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对这两个PI控制回路的设定值求最优解。

(1)建立活性污泥污水处理1号基准仿真模型。该基准仿真模型定义了一种污水处理的设备布局、相应的仿真模型、污水负荷、仿真步骤和仿真结果的评价标准,可以与各种自动控制方案相结合进行仿真模拟,并按照指定的评价标准来考察该方案的控制效果。这样既方便自动控制方案的调整,以得到较优的控制方案,也能够根据评价指标比较不同的控制方案。此基准仿真模型包括生化池和二沉池;生化池部分共包括5个单元,前两个单元是缺氧区,后三个单元是好氧区;

(2)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

J=min1Ttt+T(Energy+EQ)dt---(1)]]>

其中T表示运行周期,一般取7天,Energy=AE+PE,表示运行费用,AE为通风耗能,SO,sat代表饱和溶解氧浓度,一般取8mg/L,缺氧区两个单元体积V1=V2=1000m3,好氧区三个单元的体积V3=V4=V5=1333m3;KLa为氧气转换系数,与空气流量相关,本发明以KLa作为调整溶解氧浓度的操作变量。PE为泵送耗能,Qa为内回流量,Qr为污泥回流量,Qw为污泥流量;EQ表示向受纳水体排放污染物需要支付的费用,它的大小与出水水质的好坏有关,出水水质越好,EQ越小。

EQ=1Tg1000tt+T(BSSgSSe(t)+BCODgCODe(t)+BNOgSNO,e(t)+BNKjgSNKj,e(t)]]>

+BBOD5gBODe(t))gdt,]]>

其中,Bi是不同污染物对EQ影响的权值;BSS=2,BCOD=1,BNO=10,BNKj=30,并且:

SNKj,e=SNH,e+SND,e+iXB(XBH,e+XBA,e)+XND,e+iXP(XP,e+XI,e)

SSe=0.75g(XS,e+XI,e+XBH,e+XP,e)

BODe=0.25g(SS,e+XS,e+(1-fP)g(XBH,e+XBA,e))

CODe=SS,e+SI,e+XS,e+XBH,e+XBA,e+XP,e

SNKj,e表示出水中的凯氏氮浓度,SSe表示出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浓度,BODe表示出水中的生物需氧量,CODe表示出水中的化学需氧量,SNH,e表示出水中的NH4-N和NH3-N的总浓度,SND,e表示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氮浓度,XBH,e表示活性异养菌生物固体浓度,XBA,e表示活性自养菌生物固体浓度,XND,e表示颗粒性可生物降解有机氮浓度,XP,e表示生物固体衰减产生的惰性物质浓度,XI,e表示颗粒性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浓度,XS,e表示慢速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浓度,SS,e表示溶解性快速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浓度,SI,e表示溶解性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浓度,SALK表示碱度。注意:下标e表示出水各组分的浓度,无下标e时(如SS,BOD)表示反应池中各组分的浓度,fp=0.08,iXB=0.08,iXP=0.06;

(3)约束条件:物料平衡约束即基准模型中的物料平衡方程,输出约束即出水水质约束,执行器约束包括:操作变量0<SO,SP<3,0<SNO,SP<4,控制变量0<KLa<240,0<Qa<9223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65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