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6309.0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1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信领域内,随着信号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对电连接器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考2003年9月3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US 7,074,086号,该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接地端子和若干信号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底面及一对垂直于底面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底面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端子穿过安装孔延伸出底面。然而,这种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端子在插入安装孔时端子的正位度会产生不良。
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端子正位度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安装于第一绝缘本体上的第二绝缘本体及若干固持于第一、第二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所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上均设有若干供导电端子穿过且沿同一直线方向贯穿的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加宽部,所述加宽部固持在第一、第二绝缘本体之间,所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相对于加宽部的位置设有第一凹槽,使空气进入第一凹槽与加宽部接触从而使加宽部的阻抗与端子其它部分的阻抗达到平衡。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通过在导电端子上设计加宽部,再增加一绝缘板使加宽部固持在两个绝缘本体之间,从而导电端子的正位度得到改善,本发明还在加宽部的相对位置设置第一凹槽,使空气进入,从而导电端子加宽部的阻抗与导电端子其它部分的阻抗达到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第二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电连接器沿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0、安装于第一绝缘本体10上的第二绝缘本体20及若干固持在第一绝缘本体10和第二绝缘本体20之间的导电端子30。
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包括底壁11及垂直于底壁11向上延伸的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侧壁12,所述底壁11与一对侧壁12形成一个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空间13,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0收容于收容空间13内。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的两侧壁12上分别设有凹槽120,所述对接连接器上设有凸起部(图中未示),所述凸起部收容于凹槽120内。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0为一块绝缘板,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0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缺口200,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0安装于第一绝缘本体10上时,缺口200与第一绝缘本体10的凹槽120相对且共同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凸起部。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10、20上均设有若干供导电端子30穿过且沿同一直线方向贯穿的安装孔40。所述导电端子30设有加宽部31,所述加宽部31固持于第一、第二绝缘本体10、20之间,所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10、20相对于加宽部31的位置设有第一凹槽41,使空气进入第一凹槽41与加宽部31接触从而使加宽部31的阻抗与导电端子30的其它部分的阻抗达到平衡。所述第一凹槽41位于安装孔40的俩侧,所述第一凹槽41由两侧向安装孔40的方向斜向下凹陷。所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10、20上设有第二凹槽42。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图5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1沿B-B线的剖视图,所述导电端子30的加宽部31包括导电端子30向两边延伸突出的突起部32,所述加宽部31的突起部32收容于第二凹槽42内,且突起部32的上半部分收容于第二绝缘本体20的第二凹槽42内,突起部32的下半部分收容于第一绝缘本体10的第二凹槽42内,所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10、20的第一、第二凹槽40、41完全相同,且第一、第二凹槽40、41都未贯穿第一、第二绝缘本体10、20。所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10、20上的第一凹槽40和第二凹槽41沿垂直于导电端子30的平面对称设置。所述导电端子30还包括安装于第一绝缘本体10安装孔40内的第一固持部33及安装于第二绝缘本体20安装孔40内的第二固持部34,所述第一、第二固持部33、34使导电端子30在前后左右方向得到固持。所述导电端子30设有鱼眼式的接触脚35,且接触脚35延伸出第一绝缘本体10的底壁11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100通过在导电端子30上设计加宽部31,再增加第二绝缘本体20使加宽部31固持在第一、第二绝缘本体10、20之间,从而导电端子30的正位度得到改善,本发明还在加宽部31的相对位置设置第一凹槽40,使空气进入,从而导电端子30加宽部31的阻抗与导电端子30其它部分的阻抗达到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6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防水增强双护套中压电缆
- 下一篇:螺旋复合漆包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