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炼化废水反渗透浓水的工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45621.8 | 申请日: | 2011-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0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阮晓磊;滕厚开;郑书忠;张艳芳;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催化 氧化 处理 废水 反渗透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水处理技术,为一种臭氧催化氧化法处理炼化行业废水反渗透浓水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处理炼化行业反渗透浓水是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中的重点与难点。这些废水中主要有二甲苯、环氧乙烷等难降解污染物,此外还含有很高的溶解性固体,对生化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传统生化等处理工艺很难使其达标排放。常规的物化方法则存在着去除效果不佳、成本高的缺点。其它现有处理方法中湿式氧化法工艺条件苛刻,处理成本高;蒸馏浓缩则只是污染物与水的分离,并没有真正去除污染物;活性碳吸附处理成本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反渗透浓水的处理工艺,解决膜法在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中的瓶颈问题。以下是现有主要工艺的特点。
表1现有工艺与发明的工艺对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炼化废水反渗透浓水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常温常压下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对炼油废水反渗透浓水进行处理,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反渗透浓水经过调节池1均质后,经供水泵3进入预曝气罐4,水在罐中与由臭氧 发生器2提供的臭氧充分混合反应,出水经提升泵5进入催化氧化反应塔6,出水流入清水池7。预曝气罐4和催化氧化反应塔6排放的尾气进入尾气净化器8,净化后的气体排放。
其中预曝气罐4内气水逆向接触,并充分混合。反渗透浓水从顶部进入,底部流出,臭氧则从底部曝入。水中臭氧的投加量调整范围为5~20mg/L,预曝气罐4中的混合反应时间控制在10~40min。催化氧化反应塔6中装填催化剂,该催化剂是利用γ-Al2O3作为废水处理催化剂的载体,并有效的利用其孔结构可调的特性,将催化剂孔道制成多孔道型,增大了其与废水的接触面积,这样可利于大分子有机物在催化剂孔道内的富集,加快催化反应的速率。将载体经过适当的改性,使其具有较强的裂化和开环功能,可将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环链打开,并进一步得到氧化降解。催化氧化反应塔6的空速可调范围为1.0~5.0h-1,经过吸附富集和催化氧化作用,使COD和石油类污染物得到去除。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炼化废水反渗透浓水工艺流程示意图:
其中1为调节池,2为臭氧发生器,3为供水泵,4为预曝气罐,5为提升泵,6为催化氧化反应塔,7为清水池,8为尾气净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浙江某炼化厂,日处理炼化废水1200m3,为实现污水回用,计划采用超滤-反渗透工艺深度处理污水并回用,但反渗透的浓水处理找不到经济可行的方法而导致项目搁置。采用本发明的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在现场进行了中试试验研究,当水中臭氧投加量10~15mg/L,预曝气罐4中的混合反应时间控制在20~30min,催化氧化反应塔5空速控制在2.5~3.0h-1时,反渗透浓水COD 150~230mg/L,石油类10.2~15.4mg/L,经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后出水COD 35~45mg/L,COD去除效率大于80%;出水石油类0~0.5mg/L,石油类去除率大于95%,远远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实施例二:
天津某炼化厂日处理炼化废水1800m3,现有500m3/d的反渗透系统,浓水采用活性碳吸附处理,处理成本高。采用本发明的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在现场进行了小试试验研究, 当水中臭氧投加量10~15mg/L,预曝气罐4中的混合反应时间控制在15~20min,催化氧化反应塔5空速控制在3.0~3.5h-1时,反渗透浓水COD 180~210mg/L,石油类5.2~7.4mg/L,经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后出水COD 45~52mg/L,COD去除效率大于75%;出水石油类0~0.5mg/L,石油类去除率大于90%,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实施例三:
黑龙江某炼化厂日处理炼化废水3000m3,现有1000m3/d的反渗透系统,浓水采用活性碳吸附处理,处理成本高。采用本发明的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在现场进行了小试试验研究,当水中臭氧投加量5~10mg/L,预曝气罐4中的混合反应时间控制在20~30min,催化氧化反应塔5空速控制在2.0~2.5h-1时,反渗透浓水COD 130~170mg/L,石油类2.8~4.2mg/L,经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后出水COD 42~50mg/L,COD去除效率大于75%;出水石油类0~0.2mg/L,石油类去除率大于95%,远远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56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尖透明包芯丝绢感觉袜
- 下一篇:无袜筒船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