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板驱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43260.3 | 申请日: | 2011-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7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佑匡;张桂忠;江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G09G5/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驱动电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面板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图1绘示是传统面板驱动电路的部份示意图。传统面板驱动电路10包括正红色灰阶电压产生电路12a、正绿色灰阶电压产生电路12b、正蓝色灰阶电压产生电路12c、负红色灰阶电压产生电路12d、负绿色灰阶电压产生电路12e、负红色灰阶电压产生电路12f、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13、伽玛寄存器(Gamma Register)15、数据缓存器(Latch)16及电位移转器(Level Shifter)17。
正红色灰阶电压产生电路12a、正绿色灰阶电压产生电路12b及正蓝色灰阶电压产生电路12c根据伽玛寄存器15所储存的数据分别产生256个正红色灰阶电压、256个正绿色灰阶电压及256个正蓝色灰阶电压。负红色灰阶电压产生电路12d、负绿色灰阶电压产生电路12e及负蓝色灰阶电压产生电路12f根据伽玛寄存器15所储存的数据分别产生256个负红色灰阶电压、256个负绿色灰阶电压及256个负蓝色灰阶电压。
红色视讯讯号R[7:0]、绿色视讯讯号G[7:0]或蓝色视讯讯号B[7:0]经数据缓存器16及电位移转器17输出至数字模拟转换器13。数字模拟转换器13于256个正红色灰阶电压、256个正绿色灰阶电压、256个正蓝色灰阶电压256个负红色灰阶电压、256个绿色灰阶电压及256个负蓝色灰阶电压选择与红色视讯讯号R[7:0]、绿色视讯讯号G[7:0]或蓝色视讯讯号B[7:0]相对应的驱动电压Vo输出。
然而,传统面板驱动电路10为了能独立地调整红色伽玛校正曲线、绿色伽玛校正曲线及蓝色伽玛校正曲线,至少需要使用3组灰阶电压产生电路,而每一组灰阶电压产生电路需包括一个正灰阶电压产生电路及一个负灰阶电压产生电路。如此一来,将相当地占用芯片上的面积且浪费芯片上的功率消耗。不仅如此,传统面板驱动电路10更需在电路布局上使用为数不少的跑线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板驱动电路,其减少参考电压产生电路的使用个数,以降低于芯片上的占用面积及功率消耗;此外,还降低电路布局上的跑线数量。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面板驱动电路。面板驱动电路包括视讯讯号转换电路、参考电压产生电路、数字模拟转换器及插补运算放大器。视讯讯号转换电路根据查阅表(Lookup Table,LUT)将视讯讯号转换为高位数视讯讯号。视讯讯号是数个视讯讯号其中之一且高位数视讯讯号是数个高位数视讯讯号其中之一。高位数视讯讯号包括第一部份数据及第二部份数据,且高位数视讯讯号的位数是大于转换前视讯讯号的位数。参考电压产生电路产生数个参考电压。数字模拟转换器于数个参考电压之中选择与第一部份数据相对应的第一参考电压及第二参考电压。插补运算放大器根据第一参考电压、第二参考电压及第二部份数据输出对应至转换后高位数视讯讯号的驱动电压。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相较于传统面板驱动电路,本发明的面板驱动电路仅需使用一个正参考电压产生电路及一个负参考电压产生电路,而不需使用三个正参考电压产生电路及三个负参考电压产生电路即能独立调整对应至红色伽玛校正曲线、绿色伽玛校正曲线及蓝色伽玛校正曲线的驱动电压。面板驱动电路除了减少参考电压产生电路的使用个数外,更降低于芯片上的占用面积及功率消耗。此外,还同时降低电路布局上的跑线数量。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是传统面板驱动电路的部份示意图。
图2绘示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面板驱动电路的部分示意图。
图3绘示是第一种视讯讯号转换电路。
图4绘示是第二种视讯讯号转换电路。
图5绘示是插补技术的示意图。
图6绘示是转换前视讯讯号与转换后高位数视讯讯号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7绘示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参考电压产生电路的示意图。
图8绘示是参考电压曲线的示意图。
图9绘示是第二部份数据与驱动电压的对应关系列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3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