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3204.X | 申请日: | 2011-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5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郑嘉雄;黄柏山;施博盛;胡君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面板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纳米碳管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电话与触摸导航系统等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在液晶等显示设备的前面安装透光性的触摸屏的电子设备逐步增加。这样的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触摸屏,一边对位于触摸屏背面的显示设备的显示内容进行视觉确认,一边利用手指或触控笔等按压触摸屏来进行操作。由此,可以操作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
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介质的不同,现有的触摸屏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其中电容式触摸屏和电阻式触摸屏的应用比较广泛。
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式和电阻式触摸屏通常包括至少一个作为透明导电层的铟锡氧化物层(ITO层)。然而,ITO层作为透明导电层通常采用离子束溅射或蒸镀等工艺制备,在制备的过程,需要较高的真空环境及需要加热到200℃~300℃,因此,使得ITO层的制备成本较高。此外,现有制备触摸屏的方法中通常先激光刻蚀除去部分ITO层再丝网印刷导电线路。由于激光刻蚀和丝网印刷导电线路各需一个对位掩模,所以制备成本较高,而且两个不同的对位掩模所造成的公差较大,所以增加了制备工艺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制备成本低,且工艺简单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绝缘基底,该绝缘基底的一表面定义一触控区域和一走线区域;在所述绝缘基底的所述表面形成一粘胶层;在所述粘胶层表面形成一纳米碳管层,并固化所述粘胶层;在所述纳米碳管层表面形成电极和导电线路;以及去除位于走线区域暴露的纳米碳管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由于纳米碳管层比ITO层的制备工艺简单,从而降低了制备成本。第二,由于先在纳米碳管层表面形成电极和导电线路,再去除位于走线区域暴露的纳米碳管层,所以电极和导电线路覆盖的部分纳米碳管层被保留,并与电极和导电线路形成复合结构。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面板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触摸屏面板沿线II-II的剖面图。
图3为图1的触摸屏面板中的透明导电层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单个触摸屏面板的工艺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多个触摸屏面板的工艺流程图。
图6为图5的工艺流程图的步骤一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工艺流程图的步骤三的俯视图。
图8为图5的工艺流程图的步骤四的俯视图。
图9为图5的工艺流程图的步骤六的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触摸屏面板
10A:触控区域
10B:走线区域
12:绝缘基底
120:目标区域
122:走线目标区域
124:触控目标区域
13:粘胶层
14:透明导电层
15:纳米碳管线
16:电极
17:激光
18:导电线路
19:纳米碳管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屏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面板10,该触摸屏面板10包括一绝缘基底12,一粘胶层13,一透明导电层14,至少一电极16,以及一导电线路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32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提供用户接口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