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自交联阻燃抗熔滴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43163.4 | 申请日: | 2011-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4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忠;赵海波;杨君驰;刘博文;葛欣国;陈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63/692 | 分类号: | C08G63/69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唐丽蓉 |
| 地址: | 6102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交联 阻燃 抗熔滴共 聚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温自交联阻燃抗熔滴共聚酯,该共聚酯是由下述I、II、IV表示的结构单元或I、II、III、IV表示的结构单元组成:
式中,R1表示亚芳基
式中,R2表示C2~C8的亚烷基,
式中,R3为C1~C12的烷基、芳基或苄基;R4为C1~C8的亚烷基、亚芳基或亚脂肪芳香烃基;R5为C1~C12的次烷基、芳基或脂肪芳香烃基;X、Y代表O或S原子,
其中III的结构单元数为I的结构单元数的0~20%,IV的结构单元数为I的结构单元数的0.5~20%,II的结构单元数:[I+III+IV]的结构单元数=1,各结构单元或其形成的链段是按羧基和羟基官能团任意连接组合,且该高温自交联共聚酯的特性粘数[η]为0.25~1.25dL/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自交联阻燃抗熔滴共聚酯,该自交联共聚酯中III的结构单元数为I的结构单元数的0~15%,IV的结构单元数为I的结构单元数的1~20%,II的结构单元数:[I+III+IV]的结构单元数=1。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自交联阻燃抗熔滴共聚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二元酸或其酯化物和C2~C8多元醇的聚酯单体、催化剂按常规配比,采用常规的直接酯化法或酯交换法进行酯化后,经过缩聚反应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在酯化反应前或酯化反应后缩聚前,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了按聚酯单体中二元酸或其酯化物的摩尔百分数计为0~20%的阻燃单体,和0.5~20%的交联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自交联阻燃抗熔滴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加入的按聚酯单体中二元酸或其酯化物的摩尔百分数计为0~15%的阻燃单体,和1~20%的交联单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温自交联阻燃抗熔滴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用的阻燃单体为具有如下结构通式的化合物:
式中,R1为C1~C12的烷基、芳基或苄基;R2为C1~C8的亚烷基、芳基或脂肪芳香烃基;X代表O或S原子,
或者为具有如下结构通式的9,10-二氢-9-氧杂-10-膦酰杂菲类化合物:
式中,R3为C1~C12的次烷基、芳基或脂肪芳香烃基,Y代表O或S原子,Z1、Z2为羧酸基团、酯基或羟基基团,Z1、Z2相同或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温自交联阻燃抗熔滴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用的交联单体的结构通式如下:
式中,X1、Y1为H、羧基、羟基、酸酐或酯基基团,X1、Y1相同或不相同,但是不能同时为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自交联阻燃抗熔滴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用的交联单体的结构通式如下:
式中,X1、Y1为H、羧基、羟基、酸酐或酯基基团,X1、Y1相同或不相同,但是不能同时为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自交联阻燃抗熔滴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用的阻燃单体或交联单体中酯基基团为一元醇酯化后的甲酯基团或乙酯基团,或为多元醇酯化后的乙二醇酯基团、丙二醇酯基团、丁二醇酯基团、新戊二醇酯基团、丙三醇酯基团或季戊四醇酯基团中的任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温自交联阻燃抗熔滴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用的阻燃单体或交联单体中的酯基基团为一元醇酯化后的甲酯基团或乙酯基团,或为多元醇酯化后的乙二醇酯基团、丙二醇酯基团、丁二醇酯基团、新戊二醇酯基团、丙三醇酯基团或季戊四醇酯基团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31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