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截留涡流空腔的气体涡轮发动机燃烧室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43111.7 | 申请日: | 2003-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J·M·海尼斯;A·S·费特尔伯格;D·L·布尔鲁斯;N·D·乔施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R3/00 | 分类号: | F23R3/00;F23R3/28;F23R3/38;F23R3/5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曹若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截留 涡流 空腔 气体 涡轮 发动机 燃烧室 | ||
1.一种气体涡轮发动机(10)燃烧室筒组件(25),该组件包括:
一在预混合器(28)下游的燃烧室筒(23);
所述预混合器(28)具有一预混合器上游端(30),一预混合器下游端(33)和一位于其间的预混合器流路(134),多个沿所述上游和下游端(30,33)之间的预混合器流路(134)布置的周向间隔开的旋流叶片(32)以及一用于将燃料(22)喷射到预混合器流路(134)中的主燃料喷射装置;
所述燃烧室筒(23)具有由环形燃烧室衬套(27)环绕并布置成和预混合器(28)供料连通的燃烧室腔(26);
一布置在燃烧室衬套(27)的上游端(30)并限定在一环形后壁(44)、一环形前壁(46)以及一形成在其间的圆形径向外壁(48)之间的环形截留双涡流空腔(40);
一位于所述空腔(40)的径向内端(39)处的空腔开口(42)与所述径向外壁(48)间置并在后壁(44)和前壁(46)之间延伸;
所述前壁(46)中的空气喷射第一孔(112)和后壁(44)中的空气喷射第二孔(114),所述空气喷射第一和第二孔(112,114)径向间隔开;以及
在所述前和后壁(44,46)的至少之一中的燃料喷射孔(7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筒组件(25),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布置成通过后壁(44)、前壁(46)、及外壁(48)的倾斜薄膜冷却开口(8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室筒组件(25),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通过所述后壁(44)的所述薄膜冷却开口(84)径向向外(RO)倾斜,通过所述前壁(46)的所述薄膜冷却开口(84)在下游方向(D)上径向向内(RI)倾斜以及通过所述外壁(48)的所述薄膜冷却开口(84)轴向向前(AF)倾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室筒组件(25),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通过所述后壁(44)的所述薄膜冷却开口(84)径向向内(RI)倾斜,通过所述前壁(46)的所述薄膜冷却开口(84)在下游方向(D)上径向向外(RO)倾斜以及通过所述外壁(48)的所述薄膜冷却开口(84)轴向向后(AA)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筒组件(25),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燃料喷射孔(70)由多个所述空气喷射第二孔(114)所环绕并且所述空气喷射第一孔(112)单独地布置在一周向排列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室筒组件(25),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布置成通过所述后壁(44)、前壁(46)和外壁(48)的倾斜薄膜冷却开口(8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室筒组件(25),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通过所述后壁(44)的所述薄膜冷却开口(84)径向向外(RO)倾斜,通过所述前壁(46)的所述薄膜冷却开口(84)在下游方向(D)上径向向内(RI)倾斜以及通过所述外壁(48)的所述薄膜冷却开口(84)轴向向前(AF)倾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室筒组件(25),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通过所述后壁(44)的所述薄膜冷却开口(84)径向向内(RI)倾斜,通过所述前壁(46)的所述薄膜冷却开口(84)在下游方向(D)上径向向外(RO)倾斜以及通过所述外壁(48)的所述薄膜冷却开口(84)轴向向后(AA)倾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筒组件(2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料喷射装置包括在所述旋流叶片(32)中的燃料空腔(130),从该燃料空腔(130)通过旋流叶片(32)的尾边缘(133)延伸到预混合器流路(134)的燃料喷射孔(13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烧室筒组件(25),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布置成通过所述后壁(44)、前壁(46)和外壁(48)的倾斜薄膜冷却开口(84)。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烧室筒组件(25),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通过所述后壁(44)的所述薄膜冷却开口(84)径向向外(RO)倾斜,通过所述前壁(46)的所述薄膜冷却开口(84)在下游方向(D)上径向向内(RI)倾斜以及通过所述外壁(48)的所述薄膜冷却开口(84)轴向向前(AF)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31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