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扭转刚度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42778.5 | 申请日: | 2011-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5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薛峰;董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转 刚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领域,特别是涉及机械传动系统设计与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设计与试验中,经常遇到关于系统扭矩传递与其扭转刚度调节的问题。在工程中通常采用扭矩弹簧或扭力管,扭矩弹簧一般为标准件,体积与扭转刚度不能改变,只能通过更换扭矩弹簧或多组扭矩弹簧串联来实现扭转刚度调节,安装空间紧张,更换工序繁琐;扭力管一般为系统零部件,其设计、校准与更换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大,周期长,在设计中不提倡此类设计方式。尤其在工程设计与试验阶段,通常需要对扭矩传动系统刚度进行多次调节与试验,以得到可以满足系统要求的刚度值,由此获得系统零部件的扭转刚度值范围,作为系统零部件的设计依据,因此,需要一种即可传递扭矩,又可轻松实现扭转刚度调节的装置,来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
另外,在申请号为200610147349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变刚度螺旋扭力弹簧,由至少两个等刚度螺旋扭力弹簧构成,任意一个等刚度螺旋扭力弹簧的两端均各自在径向上设置有连接脚,任意一个等刚度螺旋扭力弹簧的直径均小于或者大于任意一个其余的等刚度螺旋扭力弹簧,等刚度扭力弹簧共轴套合,任意一个等刚度螺旋扭力弹簧的连接脚均与任意一个其余的等刚度螺旋扭力弹簧的连接脚成大于0度的夹角,工作时小直径低刚度的螺旋扭力弹簧先起作用,其余的螺旋扭力弹簧按刚度等级顺序起作用,可获得变刚度的特性曲线。这类变刚度的扭力弹簧只能在发生一定扭转变形后才能使弹簧刚度改变,并不能根据实际要求进行扭转刚度调节,而且这类变刚度弹簧是由等刚度扭力弹簧套合而成,要实现较大范围的刚度变化,必须有多个螺旋扭力弹簧套合,组成的变刚度弹簧体积大,不能在较小的空间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既可传递扭矩,又可轻松实现扭转刚度调节的设备而导致设计与试验效率低,工序繁琐,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加工两个端板与挠性杆3。其中端板分为子端板2和母端板1。子端板2与母端板1平行安装,将子端板2的凸台5部分伸入母端板环形凸台7中部的凹槽6内,凸台5与凹槽6相互同轴配合。挠性杆固定于子端板2和母端板1对应的卡槽4内,两两平行安装。通过改变挠性杆3的安装数目与类型,来改变本装置的扭转刚度。
子端板2为圆台形,中间加工有圆形凸台5,母端板为圆台形,中间有环形凸台7,环形凸台7中部有圆形凹槽6,凸台5与凹槽6同轴配合。
母端板1四周与子端板2四周对应有尺寸和数量相同的卡槽4。
挠性杆3的数量、截面外形与子端板2、母端板1上的卡槽4的数目和截面外形相同。
本发明产生的积极效果:本发明通过在两个端板之间加入可方便拆卸的多组挠性杆的方法,同时实现扭矩传递与扭转刚度,简单可靠,加工方便,使用操作简便,功能易实现,体积小巧,可适用于各种环境下,从而提高设计与试验效率,简化操作工序,降低试验成本,缩短设计与试验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扭转刚度调节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2是母端板结构原理图;
图3是子端板结构原理图;
其中1是母端板,2是子端板,3是挠性杆,4是卡槽,5是凸台6是凹槽,7是环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是一种扭转刚度调节装置,包括一个子端板2,一个母端板1和多组挠性杆3。子端板2为圆台形,中间加工有圆形凸台5,四周有沿轴向加工有卡槽4。母端板1也为圆台形,四周与子端板2对应加工有卡槽4,卡槽4尺寸与数量与子端板2相同,中间加工有环形凸台7,环形凸台7中部有加工圆形凹槽6。
挠性杆3数量与截面外形同子、母端板上的卡槽4相同。
使用时子端板2与母端板1平行安装,将子端板2的凸台5部分伸入母端板环形凸台7中部的凹槽6内,凸台5与凹槽6相互同轴配合。挠性杆3嵌入于子、母端板对应的卡槽4内并固定,两两平行安装。将本扭转刚度调节装置串联接入扭矩递线系中,通过增加或拆卸挠性杆3,改变挠性杆3的数目或更换不同截面的挠性杆3,便可以达到轻松调节系统扭转刚度的目的。
可以将多组扭转刚度调节装置串联使用,每个刚度调节装置的安装方式与实施例一中完全相同,由多组扭转刚度调节装置顺次连接,从而可增大系统刚度的调节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27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