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花专用肥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2125.7 | 申请日: | 2011-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陆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凯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2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 专用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用复混肥,特别涉及一种棉花专用肥。
背景技术
棉花作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种植范围很广,棉花的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对发展我国轻纺工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棉花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与棉花品种、土壤、气候、水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综合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诸因素中,施肥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肥料是棉花增产和改善品质的物质基础,施用肥料是大幅度提高棉花产量水平和改善棉花品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合理施肥,一方面可以协调棉花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与土壤供肥的矛盾,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另一方面,可用较少的肥料投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降本增效,保护土壤环境的目的。棉花施肥必须根据棉花的生育特性、营养特点和需肥规律等进行合理的施用。
棉花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棉花单位面积的产量是随着肥料用量合理增加和氮、磷、钾及硼、钼等营养元素的适当搭配而上升的。据有关科研部门试验研究,一般每生产10公斤皮棉,需吸收氮(N)0.91-1.17公斤、磷(P2O5)0.32-0.40公斤、钾(K2O)0.74-1.02公斤,N∶P2O5∶K2O为1∶0.35∶0.85,并吸收适量的硼、钼元素。
氮素是棉花组成蛋白质和新陈代谢所必须的物质,棉花各部分器官的形成与发育,都需要大量的氮素。棉花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黄化,果枝数和果节数少,脱落多。严重缺氮时,下部老叶发黄变褐,最后干枯脱落以致成桃数少,单铃重低,产量低。
磷是棉花细胞核与原生质的组成成分,是合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养料,磷能增加细胞原生质的粘性和弹性,促进棉花根系充分发育,增强棉花的抗旱能力,使棉苗长得蹲实健壮。磷素供应不足时,棉株生长缓慢,根系生长不良,叶色暗绿,棉株矮小,生殖生长受阻,结铃和成熟推迟,铃轻籽小,不孕籽增多,纤维成熟度差,产量和品质下降。
钾是棉花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钾对增强光合作用,增加细胞液浓度,提高抗旱性有很好的效果。钾素供应不足时,棉花在苗期或蕾期,主茎中部叶片首先出现叶肉失绿,进而转为黄色,以后叶尖和边缘枯焦,向下卷曲,最后整个叶片变成红棕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通常称之为“红叶茎枯病”。凡这种病棉田,多表现棉株早衰,棉铃瘦小,吐絮不畅,纤维成熟度差,棉花的产量也较低。
硼能促进棉花作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转,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加快分生组织的增长,影响叶绿素的结构。硼元素供给不足时,叶柄产生环带,棉株顶芽常常坏死,棉株长的矮小而分枝多,严重时棉株出现不开花、不结铃,或蕾而不花、花而不实的现象,严重减产。
钼能增强氮素代谢,提高生物固氮菌的活性,促进固氮作用,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加速维生素C的合成,提高细胞质浓度,增强抗旱能力。钼元素供应不足时,开始叶脉间失绿,随后发展到脉间加厚,叶片表面油滑,叶片呈杯状,最后边缘发生灰白色或灰色的坏死斑点,棉铃不正常,类似于田间的“硬铃”,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
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当前在淮北平原棉花作物施肥结构很不合理,表现在有机肥用量几乎空白、氮素用量严重过剩、磷素用量不足、钾素用量严重亏损,氮、磷、钾三要素比例平均为1∶0.22∶0.35,并且有相当面积缺硼、缺钼。因此,在棉花作物上增施有机肥,降低氮肥,提高磷、钾肥,补用硼、钼肥,是棉花生产的当务之急,是增加棉花产量、提高棉花品质、降低农业成本、改善土壤环境的重要举措,大面积推广棉花专用肥有着重要的现实主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肥,特别是提供一种棉花专用肥。根据淮北平原地区土壤特点,按棉花生长的养分需求,通过合理掺混而获得一种棉花专用肥。
棉花专用肥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
棉花专用肥是由腐熟的鸡粪、氯化铵、磷酸二铵、氯化钾、硼砂、钼酸铵按配比混合而成,其原料重量百分比为:
腐熟的鸡粪:67-70%
氯化铵:5-10%
磷酸二铵:9-17%
氯化钾:7-13%
硼砂:1%
钼酸铵:0.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凯,未经陆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2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注塑机的合模机构
- 下一篇: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