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毛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41632.9 | 申请日: | 2011-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8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孙先鹏;朱琳;王铁庆;武鸣放;张正新;李卫;谭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6D3/04 | 分类号: | A46D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毛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刷的制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给平板毛刷植毛的数控植毛设备。
背景技术
植毛机是各类日用刷具和工业刷具的刷头的通用植毛机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生产效率要求的提高,植毛机逐步由传统的机械式向数控方向过渡,数控植毛机相对传统机械式的植毛机不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还提高了产品质量,所以数控植毛机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但目前的的数控植毛机结构复杂,价格高,加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植毛机,解决现有植毛机结构复杂,造价高的问题。
本发明包括机架、机头和工作台,机头上设有监测毛嘴植毛和回缩运动的光电感应装置。工作台包括轴线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数控伺服电机,X轴和Y轴数控伺服电机驱动相应的工作台板实现两轴运动。在机头光电感应装置所得信号的驱动下配合针对欲植毛工件所设定的程序通过控制X轴和Y轴数控伺服电机驱动工作台板精确运动,实现植毛机的数控操作。
本发明的此种结构,不仅实现了植毛机的数控操作,而且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便于普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机头上光电感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a-机座、b-工作台、c-机头、d-毛嘴、e-光电感应装置、b1-工作台支架、b2-X轴数控伺服电机、b3-X轴工作台板、b4-Y轴工作台板、b5-Y轴数控伺服电机、b6-夹具定位孔、b7-X轴丝杠、b8-Y轴联轴器、b9-X轴光杠、b10-Y轴光杠、b11-Y轴丝杠、b12-X轴联轴器、b13-工作台定位孔,e1-定位板、e2-支杆、e3-上光耦、e4-下光耦、。
具体实施方式
植毛机,由机座a、工作台b和机头c三大部分构成,工作台b和机头c固定在机座上。工作台b包括轴线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数控伺服电机以及工作台板,X轴和Y轴数控伺服电机驱动相应的工作台板实现两轴运动。机头上设有监测毛嘴d植毛和回缩运动的光电感应装置e,光电感应装置e由定位板e1、支杆e2、上光耦e3和下光耦e4构成。
工作台:Y轴工作台板上有夹具定位孔b6,用于固定工件夹具,Y轴工作台板的光杠套筒和丝杠螺母分别配合Y轴光杠b10、Y轴丝杠b11,Y轴光杠b10和Y轴丝杠b11安放在X轴工作台板b3上的光杠和丝杠孔内;X轴工作台板b3的光杠套筒和丝杠螺母分别配合X轴光杠b9、X轴丝杠b7,X轴光杠b9和X轴丝杠b7安放在工作台支架上的光杠和丝杠孔内;工作台支架上有工作台定位孔b13,通过螺栓将工作台连接在机座a上;X、Y轴数控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X、Y联轴器分别于X、Y轴丝杠连接。工作台中的光杠与光杠套筒配合作为轨道,工作台中的丝杠与丝杠螺母配合传递运动,从而实现通过精密控制电机的转动而实现控制Y工作台板在XY平面内的精密运动。
光电感应装置:光电感应装置由定位板e1、支杆e2、上光耦e3和下光耦e4构成。定位板e1固定在机头a上,上光耦e3和下光耦e4的发光器和受光器成对布置在定位板e1的两侧,支杆e2固定在毛嘴d上,并且位于光耦e3的发光器和受光器之间,支杆e2随毛嘴d植毛和回缩运动的而在运动上光耦e3和下光耦e4的发光器和受光器之间运动,当毛嘴d植毛时,支杆e2先打断上光耦e3的光的传播,再打断下光耦e4的光的传播,生成一个信号,通过信号分析可以判断毛嘴作植毛运动,当毛嘴d回缩时,支杆e2先打断下光耦e4的光的传播,再打断上光耦e3的光的传播,生成另一个信号,通过信号分析可以判断毛嘴d作回缩运动。
毛嘴d回缩信号传出时,控制装置就在程序的辅助下控制数控伺服电机精密转动,实现Y工作台板b4在XY平面内的精确运动,从而使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工件精确移动,让下一个植毛孔与毛嘴迅速精准的对齐,实现数控植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16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材料复合管材
- 下一篇:一种狗哇花皂苷(Ⅰ)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