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40769.2 | 申请日: | 2011-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6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林;吴权林;穆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云天仪特种气象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融生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0.1 mm 0.5 组合式 翻斗 雨量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象观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双翻斗雨量传感器存在有“大雨翻不赢,小雨又不翻”的弊病。影响对雨量测量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一个筒状的承雨器,筒状的承雨器底部有基座,在承雨器内的基座上由下至上依次装有下层集水器、下层大翻斗、中层集水器、中层小翻斗、上层集水器、上层小翻斗、漏斗,每个集水器装在立板上,在漏斗上方有防堵装置。
所述的防堵装置有伞状的防堵罩,防堵罩下方中间有柱状过滤网,过滤网下方有大漏斗,大漏斗下方漏孔正对漏斗中心。
所述的下层大翻斗、中层小翻斗和上层小翻斗的翻斗有矩形盒状的翻斗,在翻斗的矩形盒的中间下方有翻斗轴,矩形盒的中间一侧的上方装有磁钢,磁钢与相应立板上的干簧管配合。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雨水由承雨器汇集,通过漏斗进入上层小翻斗,上层小翻斗不计量;经过上层小翻斗左右摆动使不同雨强的雨水转换为相对均匀的雨水,然后雨水通过上层集水器进入中层小翻斗计量,中层小翻斗在雨强0-4mm/min范围,翻动一次为0.1mm降雨量,随之雨水进入中层集水器引入大漏斗排出雨水,大翻斗不计量;当雨水通过漏斗和上层小翻斗进入中层小翻斗时,在雨强4-8mm/min范围,中层小翻斗不计量,随之雨水进入下层大翻斗计量,大翻斗翻动一次为0.5mm降雨量,随后雨水进入下层集水器排出;
在中层小翻斗和下层大翻斗中心位置一侧装的磁钢,和磁钢对面的干簧管,当磁钢扫过干簧管接点吸合导通,该仪器能够分别输出两个脉冲信号,一个是0.1mm感量脉冲输出信号,中层小翻斗输出信号,一个是0.5mm感量脉冲输出信号下层大翻斗输出信号,通过电缆直接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和自动化处理。
本发明效果是:
0.1mm和0.5mm感量多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结构合理、新颖、国内首创,技术指标超越国标《GB/T11832-2002翻斗式雨量计》的规定,克服了以往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大雨翻不赢,小雨又不翻”的弊病。能适用于雨强变化大,经常有持续性暴雨地区的降雨量测量,填补国内强雨测量的雨量传感器空白。
结构简约,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采用翻斗式雨量计技术,其分辨率为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翻斗,其输出为0.1mm感量开关信号和0.5mm感量开关信号,适用于测量持续性强降雨,可以与自动气象站、自动水文站配套使用,也可以配备计数器成为自动雨量计独立设备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整体结构图
图2.1是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的小翻斗主视图
图2.2是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的小翻斗侧视图
图2.3是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的小翻斗俯视图
图3.1是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的中翻斗主视图
图3.2是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的中翻斗侧视图
图3.3是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的中翻斗俯视图
图4.1是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的大翻斗主视图
图4.2是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的大翻斗侧视图
图4.3是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的大翻斗俯视图
图5是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的防堵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一种0.1mm和0.5mm感量组合式多翻斗雨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一个筒状的承雨器5,筒状的承雨器底部有基座1,在承雨器内的基座上由下至上依次装有下层集水器11、下层大翻斗10、中层集水器9、中层小翻斗8、上层集水器2、上层小翻斗3、漏斗4,每个集水器安装于立板7,在漏斗上方有防堵装置6。
如图5所示的防堵装置有伞状的防堵罩6.1,防堵罩下方中间有柱状过滤网6.2,过滤网下方有大漏斗,大漏斗下方漏孔正对漏斗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云天仪特种气象探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云天仪特种气象探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07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瓶(0.5L)
- 0.5微米垂直JFET工艺
- Bi<sub>0.5</sub>Na<sub>0.5</sub>TiO<sub>3</sub>-BaTiO<sub>3</sub>–BiMg<sub>0.5</sub>Ti<sub>0.5</sub>O<sub>3</sub>无铅压电陶瓷材料
- K0.5Na0.5NbO3单晶的制备方法
- 0.5U网络配线架
- K<sub>0.5</sub>Bi<sub>0.5</sub>TiO<sub>3</sub>–BiNi<sub>0.5</sub>Zr<sub>0.5</sub>O<sub>3</sub>电致伸缩陶瓷材料及制备
- 旋转第0.5轴
- 旋转第0.5轴
- (Pr<base:Sub>0.5
- Cu<base:Sub>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