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节螺纹同步攻丝方法及活节螺纹同步攻丝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0342.2 | 申请日: | 201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1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左毅;周长涛;孙效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圣多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左毅;周长涛;孙效卫 |
主分类号: | B23G3/00 | 分类号: | B23G3/00;B23B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同步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节螺纹同步攻丝方法,属于活节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还涉及活节螺纹同步攻丝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及塑料管件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及油气输送等领域,而活节属于管件中的主要连接件。如何在保证活节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其生产效率,一直是管件生产企业不断追求的课题。传统的活节加工工艺中,活节的外表面、端面及内孔的加工是在数控车床上完成的,而活节内螺纹的加工是作为单独的工序在攻丝机上完成的。由于各工序是在不同设备上完成的,工件需要重复装夹、定位,这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劳动强度,加工能耗高,增加了制造成本;此外由于活节毛坯在不同设备上的装夹部位不同,必然造成加工基准的偏移,从而很难保证活节前端内孔和后端螺纹的同轴度,影响了活节的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对活节前端内圆、端面加工的同时对活节内螺纹进行同步加工的方法,其一次装夹定位,同步加工,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精度。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活节螺纹同步攻丝方法,其特殊之处是,在数控车床的空心主轴内设置前端装配有丝锥的攻丝杆,动力机构带动丝锥旋转并与卡盘夹持的工件旋转方向相同,当丝锥旋转速度高于工件旋转速度时,丝锥相对于工件正向旋转攻丝,当丝锥旋转速度低于工件旋转速度时,丝锥相对于工件反向旋转退丝。
本发明是利用差速原理,通过为丝锥提供高于工件的相对转速或低于工件的相对转速来达到攻丝和退丝的目的。当丝锥的转速高于工件转速时,实现丝锥相对于工件的前向攻丝运动,其攻丝转速即为两者的转速之差;当丝锥的转速低于工件转速时,实现丝锥相对于工件的后向退丝运动,其退丝转速亦为两者的转速之差。
本发明中带动丝锥旋转的动力可采用现有技术的任何形式,但考虑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所述带动丝锥旋转的动力机构是由车床主轴的动力驱动的。通过车床主轴为丝锥旋转提供动力,不需要额外增加动力源,可有效降低能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方法对活节螺纹同步攻丝的装置,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节螺纹同步攻丝装置,其包括穿设在数控车床空心主轴内其前端装配有丝锥的攻丝杆和带动攻丝杆旋转的传动机构,所述攻丝杆伸出主轴外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带动攻丝杆旋转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和设在传动杆上的两个分别带有高速齿轮和低速齿轮的电磁离合器,所述高速齿轮和低速齿轮可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杆的传动端与车床主轴箱的次级传动连接。
本发明是利用数控车床主轴箱的次级传动作为动力,通过齿轮及电磁离合器实现丝锥的高、低速切换。其利用差速原理,通过为丝锥提供高于工件的相对转速或低于工件的相对转速来达到攻丝和退丝的目的。当丝锥的转速高于工件转速时,实现丝锥相对于工件的前向攻丝运动;当丝锥的转速低于工件转速时,实现丝锥相对于工件的后向退丝运动。由于正向攻丝和反向退丝时丝锥和工件都是做同向旋转运动,避免了频繁的正反转切换,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了便于丝锥顺利攻丝及退丝,本发明在攻丝杆的尾端设有可推动攻丝杆前后移动的助推机构。攻丝或退丝时,通过助推机构给丝锥一个向前或向后的外力,可保证丝锥顺利攻丝或退丝。
所述助推机构包括设置在攻丝杆上的发信块和可推动发信块的拨杆,所述拨杆与液压油缸连接。
为了便于控制攻丝深度,本发明对应攻丝杆上的发信块设有用于控制攻丝深度的发信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可靠,其通过在数控车床的空心主轴内设置前端装配有丝锥的攻丝杆,并通过丝锥与工件间的差速,实现了对活节内螺纹的加工,实现了在数控车床上将活节一次装夹、定位后,对活节前端内圆、端面和后端螺纹同时进行加工。由于各加工工序可同时进行,工件不需要重复装夹、定位,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了活节前端内孔和后端螺纹的同轴度,提高了加工精度,节省了设备投入,降低了能耗,可大大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信块,2、发信开关I,3、发信开关II,4、齿轮套,5、轴承室,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液压油缸,9、箱体,10、拉管,11、攻丝杆,12、卡盘接盘,13、卡盘,14、工件,15、液压油缸,16、拨杆,17、传动齿轮I,18、电磁离合器,19、低速齿轮,20、高速齿轮,21、传动杆,22、油缸接盘,23、传动齿轮II,24、主轴,25、主轴箱、26、丝锥,27、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圣多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左毅;周长涛;孙效卫,未经济南圣多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左毅;周长涛;孙效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03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