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泵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9630.6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8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宗根;孙寅硕;金玉成;金俊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自动车部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37/06 | 分类号: | F02M37/06;F02M3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致上涉及一种燃料泵模块,更具体而言涉及这样一种燃料泵模块,其中,内置式过滤器和燃料泵被安装在相应位置处,并且由泵保持件保持,由此使得燃料容易在燃料泵模块中流动,并且实现了燃料泵模块的小型化和改善的过滤性能。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诸如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的使用液体燃料的内燃机运行的车辆设置有用于存储燃料的燃料箱。在车辆中,在燃料箱中安装燃料泵模块,以将存储在燃料箱中的燃料强制地馈送到内燃机。
燃料中存在的杂质可能会危害大气,因此为了在燃料到达内燃机之前除去燃料中的杂质,而在燃料泵模块的内部或外部的位置的燃料供应管线中设置过滤器。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令人关注,车辆尾气的限制标准变得严格,因此具有改善的过滤性能的嵌入式过滤器的燃料泵模块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图1至3示出了传统的嵌入式过滤器的燃料泵模块的示例。
如图1至3所示,燃料泵模块1包括:安装到燃料箱的法兰组件10;以及储存器主体组件20,该储存器主体组件在法兰组件10下方的位置处通过导杆30与法兰组件10连接。
储存器主体组件20包括:储存器壳体21;燃料泵23,该燃料泵安装在储存器壳体21中,并且将存储在燃料箱中的燃料抽到储存器壳体21中;以及内置式过滤器22,该内置式过滤器安装在储存器壳体21中,并且过滤由燃料泵抽入的进入燃料。内置式过滤器22的上端通过连接软管40与法兰组件10连接,并且将过滤后的燃料馈送至法兰组件10,法兰组件10将过滤后的燃料供应至内燃机。
这里,在储存器主体组件20中,燃料泵23被放置在组件20的中央,内置式过滤器22围绕燃料泵23。
详细地描述为,所述内置式过滤器22包括:上壳体25,该上壳体与储存器壳体21组装在一起并且由此封闭储存器主体组件20的上部并且为中空的而在其中限定一空间,用于在该空间中接收燃料泵23,并且其下端开放从而围绕燃料泵23并通过该开放下端而在其中接收过滤板24;以及下壳体26,该下壳体封闭上壳体25的除了接收燃料泵23之外的下部,其中,上壳体25设置有:燃料进口部27,该燃料进口部与燃料泵23连接,用于接收通过燃料泵23抽入的燃料;以及燃料排出口28,该燃料排出口与连接软管40连接,并且排出穿过内置式过滤器22的燃料,从而将燃料供应至内燃机。
然而,在燃料泵模块1中,燃料泵23和内置式过滤器22被分别设置在内部和外部,并具有比预定直径大的相应直径,因此使燃料泵模块的尺寸增大。因此,不容易将大尺寸的燃料泵模块1安装到燃料箱。
在燃料泵模块1中,燃料如下流动。如图3所示,引入到燃料泵23中的燃料流过内置式过滤器22的燃料进口部27,并且被过滤板过滤。被过滤板过滤的燃料顺序地通过燃料排出口28、连接软管40、法兰组件10和燃料供应管线供应到内燃机。
然而,在该燃料泵模块1中,内置式过滤器22的燃料排出口28被设置在垂直地安装过滤板24的区域中,使得燃料泵模块1产生不能容易地将燃料供应到内燃机的问题。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内置式过滤器22的过滤板的过滤性能下降,因此必须更换新的内置式过滤器,因此需要提供燃料泵模块的改进设计,使其能够实现改善的过滤性能并且能够增加内置式过滤器22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注意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旨在提出这样一种燃料泵模块,其中,内置式过滤器和燃料泵安装在储存器壳体中,使得所述燃料泵模块可以实现小型化和改善的过滤性能。
另外,本发明旨在提出这样一种燃料泵模块,其中,所述燃料泵被安装在所述内置式过滤器外部的位置处,并且在过滤板内的中央形成燃料排出口,从而所述燃料泵模块可具有进一步地改善的过滤性能,并且可以使得燃料容易在其中流动,并且具有改善的密封性能。
另外,本发明旨在提出这样一种燃料泵模块,其中,所述内置式过滤器的所述燃料排出口在相反的方向上分支,从而所述分支的燃料排出口的一端可以与连接软管连接,而另一端可以被封闭,因此实现了所述燃料泵模块组装过程的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自动车部品株式会社,未经韩国自动车部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9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