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珠链状硼酸锰Mn2OBO3一维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8015.3 | 申请日: | 2011-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霜;许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5/12 | 分类号: | C01B35/12;B82Y40/00;D01F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珠链状 硼酸 mn sub obo 纳米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硼酸锰Mn2OBO3一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具有珠链状一维纳米结构的Mn2OBO3纳米线,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Mn2OBO3是一种混合价态过渡金属硼酸盐,具有硼镁钛矿(Warwickite)结构。1995年,R.Norrestam研究小组首次合成了Mn2OBO3晶体并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Mn2OBO3晶体中,MnO6八面体借助于BO3基团通过共顶点相互链接起来。由于Mn有两种价态,即Mn2+和Mn3+,所以晶胞中包含有两种不等价的MnO6八面体配合物基团,即Mn(2+)O6和Mn(3+)O6八面体。其中Mn(3+)O6八面体沿着轴向扭曲产生的Jahn-Teller效应表明Mn(3+)-Mn(2+)之间的电荷有序以及Mn(3+)中的dz2轨道有序。
关于Mn2OBO3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晶体结构、热学性质、磁学特性、电子运动特性等方面。热学和磁性能研究表明,Mn2OBO3在105K存在铁磁-反铁磁转变,在70K温度以下表现出弱铁磁行为。但中子衍射实验证实这种长程反铁磁有序仅出现在26K以下,并指出先前报道的转变是由于样品中的不纯相产生的。因此关于Mn2OBO3的铁磁转变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合成高质量的Mn2OBO3样品对于其特性研究至关重要。
在样品制备方面,目前主要的合成方法是固相烧结法,以Mn2O3和B2O3为反应原料,经800℃烧结四天合成出了Mn2OBO3,但产物相不纯,始终有Mn2O3剩余。以Mn(NO3)2·4H2O和H3BO3为初始原料,充分混合后在700℃烧结三天成功获得了Mn2OBO3单晶颗粒。以MnCO3、H3BO3分别为Mn源和B源在700℃下烧结60小时获得了Mn2OBO3多晶颗粒。上述方法得到的都是块材或粉体材料,制备非常耗时,并且产物纯度不高。合成方法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Mn2OBO3一维纳米结构及相关性能方面的研究报道。一维纳米结构由于在两个维度上受限于纳米尺度,因而表现出不同于三维受限的纳米颗粒,具有新的特性。在基础研究方面,一维纳米结构为研究空间维度和尺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型;在应用研究方面,在介观领域中微纳米器件的研制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8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宠物笼上的可滑行食槽
- 下一篇:一种桐酸接枝改性木质纤维的制造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