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质输送单元及具备该介质输送单元的介质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36466.3 | 申请日: | 2008-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4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本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11B17/10 | 分类号: | G11B17/1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贵亮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输送 单元 具备 处理 装置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5月7日、申请号为200810091173.3、名称为“介质输送单元及具备该介质输送单元的介质处理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CD或DVD等板状的介质的介质输送单元及具备该介质输送单元的介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多片空白CD或DVD等介质进行数据写入的盘翻印装置、进行数据的写入和标签印刷来制作介质,从而形成可发行的CD/DVD的发行机等介质处理装置正在使用。作为这种介质处理装置,已知有具备:向介质写入数据的驱动器、对介质的标签面进行印刷的打印机、及对此驱动器及打印机保持并输送介质的介质输送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6-202379号公报
但是,写入等处理前的空白介质以层叠状态收容于介质堆积器的内侧,但在堆积器内收容的介质和堆积器上,在介质的半径方向设有微小的间隙。因此,层叠于堆积器内的介质在堆积器内被随机收容,因此,介质的中心位置偏离利用介质输送单元进行的介质的拾取中心若干地收容。该情况下,在利用介质输送单元的保持部的爪来保持介质的中心孔的内周面时,在保持力上沿周向有偏差产生,而不能平衡性良好地可靠地保持介质,从而可能产生保持不良。
另外,在堆积器内,上下的介质之间紧贴,有时会产生粘附力,当保持力产生偏差时,难以可靠地只提起最上部的一片介质。
例如,即使在介质输送单元上设置朝向前端逐渐缩窄的定位用导向件,并将该导向件插入介质的中心孔,介质也不会向侧方滑动,从而难以将介质的中心定位在拾取的中心。因此,在保持介质的中心孔的内周面时,在保持力上沿周向有偏差产生,而不能平衡性良好地可靠地保持介质,从而可能产生保持不良。
在该情况下,认为增大保持部对介质的按压力,提高定位用的导向件的插入力,但在该情况下,在收容一片介质的驱动器托盘中,由保持部的按压力对高精度移动的托盘施加大的载荷,不仅对移动精度有影响,而且有时损坏托盘的移动机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保持的介质的收容状态无关,能够以适当的力,确实地定位并保持保持对象的介质的介质输送单元及具备其的介质处理装置。
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涉及的介质输送机构用于从堆积器输送最上位置的介质,其中,具备:以保持所述最上位置的介质的方式起作用的保持机构;具备保持机构的输送臂,在所述保持机构保持所述最上位置的介质时,从所述保持机构向所述最上位置的介质的上表面,选择性地施加第一按压力及比所述第一按压力大的第二按压力的任一种。
在多个介质被收容于所述堆积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按压力被施加于所述最上位置的介质的所述上表面。
在单一的介质被收容于所述堆积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按压力被施加于所述最上位置的介质的所述上表面。
根据该结构的介质输送单元,在输送臂下降时,保持机构以第一按压力或比第一按压力大的第二按压力的任一个来与介质抵接,因此,根据介质的收容状态分别以合适的按压力,由介质导向件定位介质,并由保持机构保持。
例如,对将收容于几乎不需要定位时的按压力(或要求弱的按压力)的驱动器或打印机的介质托盘中的一片介质进行定位保持时,以比较弱的第一弹性按压力按压保持部,在对产生比较大的位置偏移,且与正下的介质紧贴而产生贴合力的堆积器内的层叠状态的介质的最上部的介质进行定位并保持时,可以利用比第一弹性按压力大的第二弹性按压力将保持机构按压于介质。由此在驱动器或打印机的托盘中,没有由必要以上的按压力导致的对托盘带来不良影响地保持介质M。
所述介质输送单元还具备以使所述输送臂升降的方式起作用的升降机构,
所述输送臂具备:升降部件,固定于升降机构而被升降;
第一弹性施力部件,以第一弹性力朝上方对所述升降部件施力的方式起作用,以使所述保持机构向所述最上位置的介质施加所述第一按压力;
第二弹性施力部件,以比所述第一弹性力大的第二弹性力对所述升降部件向上方施力的方式起作用,以使所述保持机构向所述最上位置的介质施加所述第二按压力,且
当所述升降部件下降了规定尺寸以上时,所述第二弹性施力部件向所述升降部件施加所述第二弹性力。
根据该结构,当升降部件克服第一弹性施力部件下降规定尺寸以上时,第二弹性施力部件施加于升降部件,因此能够容易且适当地设定,将第一弹性施力部件的弹性力作为第一弹性按压力,将第一弹性施力部件的弹性力、输送臂的挠曲力及第二弹性施力部件的弹性力作为第二弹性按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64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