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机用综片及织机用综片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36375.X | 申请日: | 2011-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2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北方孝;松浪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株式会社木地钢筘 |
| 主分类号: | D03C9/02 | 分类号: | D03C9/02;D03C9/00;D03D47/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用综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机用综片(heald)以及安装了该织机用综片的织机用综片装置,该织机用综片在喷水式织机和喷气式织机等织机中使用,用于进行将经线上下分开以形成梭口的开口运动。
背景技术
通常,在喷水式织机和喷气式织机等织机中,通过在构成综框的上下综杆上架设综片并进行排列设置而成的一对综片装置的上下运动,将经线上下分开来形成梭口,将纬线横穿到该开口的梭口中进行穿纬,从而织成织物。综片有钢和不锈钢等金属制的综片或者强化聚合物等树脂制的综片。
可是,近年来织机的高速化得到发展,相对于综片装置的振动增大,产生综片的横向摇动现象,因而综片的平行性不稳定,相邻的综片之间的间隔不稳定地变化,相邻的综片之间的分离不够,成为容易产生经线起毛和经线断线的原因。尤其是在喷水式织机中,由于水的介入,相邻的综片彼此容易粘在一起。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以往开发了如图7所示将综片间的间隔保持为恒定的综片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01-336040号公报刊载)。该综片装置100通过在综框101的上下综杆102上沿其长度方向架设综片110并进行排列设置而构成。综片110具有上下对称形成的主体113,主体113具有一个面111和另一个面112,在该主体113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插入经线的经线贯穿孔114,在主体113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形成有被综杆102贯穿的综眼115。并且,在主体113的一个端部侧,通过压力成型而并列设置地形成了一侧凸条116和另一侧凸条117,所述一侧凸条116比主体113的一个面111的普通面向外侧突出,并与综片110的长度方向正交,另一侧凸条117比主体113的另一个面112的普通面向外侧突出,并与综片110的长度方向正交。并且,将该主体113每隔一个地上下翻转,使一侧凸条116及另一侧突条117与相邻的主体113的另一端侧的平面部抵接,由此保持了综片110之间的间隔。
或者,按照图8所示,在综片120的位于上下的各个综眼121的周缘部,分别弯曲形成朝向主体的普通面的外侧并且向相互相反的方向突出的一对凸条123、123,并且以使相邻的综片120的凸条122与凸条122彼此抵接、并同样使相邻的综片120的凸条123与凸条123彼此抵接的方式,将综片120每隔一个地翻转配置,通过这些凸条彼此的抵接,保持了综片120之间的间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36040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前者的织机用综片装置中,综片110形成为上下对称并且构成为在主体113的一端侧形成一侧凸条116及另一侧凸条117,因而必须将该主体113每隔一个地上下翻转,使一侧凸条116及另一侧凸条117与相邻的主体113的另一端侧的平面部抵接,所以,这在主体113为上下对称的形状时没有问题,但在主体113的上下的形状和尺寸分别不同而上下不对称的情况下,将产生无法应对的问题。另外,还可以考虑在主体113上下不对称时形成两种综片,但相应地部件数目增多,部件管理变麻烦,而且组装也变烦杂,成本也升高,因而导致管理效率和制造效率恶化差。
另一方面,在后者的织机用综片120中,相邻的凸条122、123的顶部彼此抵接,所以在综片120由于综片的振动而多少上下移动时,凸条122、123的顶部会错开,因而在凸条122、123的形成部位,存在间隔会产生变动的问题,哪怕变动很小。并且,由于在综片120的综眼121的周缘部形成综片120的凸条122、123,所以周缘部的强度由于综眼121的孔的存在而减弱,并且综眼121的周缘部位于综片120的端部,所以与上述前者的综片110相比,凸条122、123的形成位置远离综片120的中央,相应地存在综片120之间分离得不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机用综片及织机用综片装置,即使是上下不对称的综片,也能够利用一种综片来组装装置,并且在相邻的各个综片中,即使综片由于振动而上下移动,也能够消除凸条的形成部位的间隔的偏差,实现了综片间的分离精度的提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需要实现凸条的形成部位的强度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株式会社木地钢筘,未经日本株式会社木地钢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63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