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过滤水杯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5737.3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5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孙银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银焕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C02F1/4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冯卫东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水杯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自过滤水杯改良结构主要涉及过滤水设备,尤其是不靠外力作用的水过滤设备,特别是过滤水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杯一般包括杯身和杯盖两部分或者只有杯身一部分,便于携带,是人们喝水的用具。这种水杯不具备过滤净化的功能,对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普遍饮用的自来水的质量日益下降的今天,使用这种水杯人们的健康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为了避免上述水杯带来的缺陷,人们发明了一种在杯身中安装过滤器的水杯,如专利号为201020286163.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述。这种水杯存在几个缺陷:1、皮碗材料要求高,造成成本高;2、皮碗占用杯内空间,使得杯内有效容积变小;3、过滤速度慢;4、清洗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过滤水杯改良结构,它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降低成本,过滤时间短,过滤器拆洗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自过滤水杯改良结构,包括杯身1及其杯身内壁11、杯身外壁12,所述杯身1有两个杯口13、14,在两个杯口13、14上分别有密封上盖21和密封下盖22;在杯身1内有过滤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内壁11为光滑壁面,所述过滤器3的外壁面31为光滑壁面,所述过滤器3的外壁面31与所述杯身内壁11滑动配合。
上述的自过滤水杯改良结构,所述过滤器3外壁面31有凹槽32,所述凹槽32内有密封圈4。
上述的自过滤水杯改良结构,所述凹槽32是高低槽,所述密封圈4为带压舌41的密封圈。
采用以上的结构,靠过滤器外壁面与杯身内壁的滑动配合,过滤器在杯身内滑动,实现过滤器过滤的功能,过滤时间短,效率高,清洗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过滤水杯改良结构过滤前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过滤水杯改良结构过滤后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见图1、图2所示,本发明自过滤水杯改良结构,包括杯身1及其杯身内壁11、杯身外壁12,所述杯身内壁11为光滑壁面,所述杯身1有两个杯口13、14,在两个杯口13、14上分别有密封上盖21和密封下盖22,为密封严密在上盖21和下盖22内装有环形橡胶垫211、221;在杯身1内有可活动的过滤器3;所述过滤器3包括过滤器上盖33,过滤器下盖34,过滤器进水口35位于过滤器下盖34上,过滤器出水口36位于过滤器上盖33上,所述过滤器3有光滑的外壁面31,所述过滤器3的外壁面31与所述杯身内壁11滑动配合,以达到水密封的程度;在所述过滤器3外壁面31有凹槽32,所述凹槽32内有密封圈4。如此可以进一步增强过滤器3与杯身内壁11之间的密封性,保证过滤水质。如此,所述过滤器3实际上将杯身1分成了两个密封的腔体,如图1所示,当过滤器3在杯身1的上部时,杯身1的下部形成了一个密封腔,我们叫自来水待净化腔15;如图2所示,当过滤器3在杯身1的下部时,杯身1的上部形成了一个密封腔,我们叫自来水已净化腔16。
使用时,将图1所示的杯子下盖22旋开,翻转过来,倒入自来水入自来水待净化腔15,然后再旋紧杯子下盖22,再翻转如图1所示,此时过滤器3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杯身1的上部形成真空,自来水会通过过滤器3的进水口35入过滤器3,逐级过滤,然后从过滤器3的出水口36流出,进入自来水已净化腔16,旋开杯子上盖21,即可以饮用。
为防止在饮用时杯子倾斜而导致过滤器3滑向杯口13,在所述过滤器3的下端固定有磁铁37在杯口14处固定有铁环141。当过滤器3下沉到杯口14时,磁铁33吸附住铁环141而临时固定,不会造成过滤器3滑向杯口13。同时,安装磁铁33亦会对自来水待净化腔15内的自来水进行磁化,起到活化水的作用。
进一步的方式,所述凹槽32是高低槽,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圈4为带压舌41的密封圈。如此当过滤器3向下滑动时,压舌41在水的作用下贴向杯身内壁11,可进一步增强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银焕,未经孙银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57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纳米结构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