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乏汽余热回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35218.7 | 申请日: | 201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6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吴增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增伟 |
| 主分类号: | F28C1/02 | 分类号: | F28C1/02;F28C1/08;F28F2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硫化乏汽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生产企业硫化系统会产生大量乏汽,乏汽含有大量余热,而现有工艺中,乏汽一般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些热量被白白浪费掉,能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硫化乏汽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该装置能够充分吸收硫化系统中产生的乏汽热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硫化乏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乏汽换热器和蓄水箱,所述乏汽换热器包括外壳,在外壳顶端设有气体排放口,外壳底端设有乏汽入口,外壳底部末端设有一体相通的储水箱,储水箱通过管路与蓄水箱连接,外壳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布水装置、膜式吸收装置和喷射混合装置。
所述布水装置为两个喷头,分别为第1喷头和第2喷头,第1喷头位于第2喷头的上端,所述第1喷头为半球喷头,所述第2喷头为圆锥喷头;所述喷射混合装置为封闭圆管喷头;所述膜式吸收装置包括上支板和下支板,上支板和下支板之间为填料,上支板和下支板设有通孔,第1喷头、第2喷头和封闭圆管喷头都设有喷孔并都设有冷却水管通到外壳的外部。
所述填料为不锈钢鲍尔环填料。
所述第1喷头和第2喷头的喷口直径为10毫米,上支板和下支板的通孔直径为10毫米,封闭圆管喷头的喷口直径为8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当硫化机所产生的乏汽(包括不凝气体)在通过乏汽换热器时,与其内腔流经的冷水进行逆流换热,形成95~99℃的热水,热水靠重力通过管路流回到蓄水箱中,不能被吸收的不凝性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能够确保硫化系统的常压排放要求,不存在“憋压”现象,也不会增加胶囊抽真空系统的负荷。本发明中的冷却水通过布水装置后,较为均匀的分布在上支架板上,再通过上支架板上的通孔流到鲍尔环填料,通过鲍尔环填料的拉稀,形成较大的换热面积与流过的乏汽进行充分换热,最终形成热水;喷射器装置作为喷射混合段,喷射器装置使用DN100管道做成的封闭圆管喷头,均布直径为8毫米的喷孔,可以将冷却水与大量的乏汽充分混合换热,迅速变成热水。因此,本发明的硫化乏汽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采用传热传质原理,具有体积少,换热效率高的特点,能够充分回收硫化乏汽中的热量。
附图说明
1、图1是本发明乏汽换热器和储水箱的半剖示意图。
2、图2是图1中C向和D向视图。
3、图3是图1中E向视图。
4、图4是本发明硫化乏汽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第1喷头,3、第2喷头,4、上支板,5、填料,6、下支板,7、封闭圆管喷头,8、储水箱,9、热水出口,10、乏汽入口,11、气体排放口,12、第1冷却水管,13、第2冷却水管,14、第3冷却水管,15、通孔,16、管路,17、蓄水箱,18、乏汽换热器,19、硫化系统热水管,20、冷却塔,21、制冷机组,22、恒温水系统,23、空调及送新风系统,24、硫化系统冷凝水管,25、常温冷却水管,26、冷却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增伟,未经吴增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5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能非金属换热器
- 下一篇:带有回热供热端的双效与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