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35097.6 | 申请日: | 2011-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5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和泉一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6B7/00 | 分类号: | B66B7/00;B66B11/0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冰冰;黄剑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近年来的电梯装置中,为了节省空间而去除了机房的无机房电梯变多。在无机房电梯中,在作为卷扬机而使用圆筒型卷扬机的情况下,一般将圆筒型卷扬机配置在井道顶部。
在无机房电梯中使用圆筒型卷扬机的情况下,随着电梯的大容量化而卷扬机的重量增加,所以其安设作业变得困难。根据情况而需要专用的特殊的起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无机房电梯中使用圆筒型卷扬机的情况下,卷扬机的安设作业较容易的电梯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轿厢,在井道内悬吊在绳索上而升降;平衡块,在上述井道内悬吊在上述绳索上,向与上述轿厢相反的方向升降;圆筒型卷扬机,用于驱动上述绳索,在上述井道内配置在上述轿厢停止的多个地板平面中的某一个地板平面附近,具备排列配置在共用的水平轴上的曳引轮(traction sheave)及电动机;以及至少1个反绳轮,配置在上述井道内的顶棚附近,用于绕挂上述绳索。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梯装置,在无机房电梯中使用圆筒型卷扬机的情况下,卷扬机的安设作业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有关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示意地展开表示的立面图。
图2是从出入口侧观察图1的电梯装置的示意立面图。
图3是图1的电梯装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4是图1的电梯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有关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里,图1是将有关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示意地展开表示的立面图,图2是从出入口侧观察该电梯装置的示意立面图,图3是该电梯装置的示意俯视图。此外,图4是该电梯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在井道10内,构成为,将轿厢11和平衡块12通过绳索悬吊,相互向相反方向升降。在图示的例子中,平衡块12配置在轿厢11的背后、即出入口14的相反侧。在轿厢11的房顶部,安装有两个绳轮15。在平衡块12的上部,安装有1个平衡块绳轮16。
绳索13被卷扬机17驱动。该电梯装置是所谓的无机房型,卷扬机17配置在井道10内,没有设置机械室。卷扬机17具备电动机18、由电动机18旋转驱动的曳引轮19、制动器29。该卷扬机17是圆筒型,电动机18、曳引轮19和制动器29沿着共用的水平轴排列配置。卷扬机17在井道10内,以使卷扬机17的轴与承重梁21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式固定在平行于轿厢11的侧面(从候梯厅观察为左侧)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承重梁21的下侧。承重梁21直接固定支撑在形成井道10的建筑物上。在该实施方式中,卷扬机17设置在最下层的地板20的高度上。
另外,在图中看起来最上层的地板23与最下层的地板20接近,但实际上有较大的间隔,通常在最上层的地板23与最下层的地板20之间存在多个楼层的地板。
绳索13例如将公称直径8mm或比其细的多根平行地配置而使用。通常例如是8根左右,但在图1及图2中仅表示了1根,在图3及图4中仅表示了3根。通过使用较细的绳索13,能够使用小直径的绳轮,曳引轮19的直径例如为320mm以下。
绳轮13的一端被用井道10的顶棚附近的轿厢侧栓绳部件(rope hitch)24固定。此外,绳索13的另一端在井道10的顶棚附近被平衡块12的正上方附近的平衡块侧栓绳部件25固定。但是,在图3中,将栓绳部件24、25的图示省略。
在井道10的顶棚附近,固定着第1反绳轮(そらせシ一ブ)26、第2反绳轮27、第3反绳轮28。从轿厢侧栓绳部件24向下方延伸的绳索13经由两个绳轮(car sheave)15挂在第1反绳轮26上,经过曳引轮19挂在第2及第3反绳轮27、28上,经由平衡块绳轮16连接在平衡块侧栓绳部件25上。
通过这样构成,将圆筒型卷扬机17在井道10内配置在与最下层的地板20的水平面相同程度的高度的轿厢11的旁边的狭小的空间中,能够使轿厢11及平衡块12升降。在此情况下,通过将卷扬机17配置在与最下层的地板20的水平面相同程度的高度,卷扬机17的安设作业较容易。此外,在将卷扬机17安设在井道10的底部的地坑30内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水淹故障,但根据本实施方式,几乎不可能发生水淹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电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电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5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