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铈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33886.6 | 申请日: | 201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9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崔相洵;赵俊衍;曹昇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 主分类号: | C01F17/00 | 分类号: | C01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钟守期;王媛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酸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形成有供给口和排出口并包括至少一个反应管的管状反应器中,向所述供给口连续投入含有铈前体和尿素的反应溶液;
在所述反应管内使得所述铈前体和尿素进行升温反应;以及
将根据所述铈前体与尿素的反应而形成的碳酸铈连续排出到所述排出口,
其中,所述反应溶液的连续投入步骤中,在满足以下数学式1的滞留时间内,以所述反应溶液可滞留于反应管内的速度,连续投入所述反应溶液,
[数学式1]
滞留时间(min)≥20000·[{浓度(mol/L)·直径(inch)}/温度(℃)]
其中,“滞留时间(min)”表示所述反应溶液滞留于反应管内的时间(分),“浓度(mol/L)”表示所述反应溶液中铈前体的摩尔浓度,“直径(inch)”表示所述反应管的直径(英寸),“温度(℃)”表示投入所述反应溶液时反应管内部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的直径为0.25~5英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溶液在反应管内的滞留时间为5分钟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铈前体与尿素的反应在80~300℃的温度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中铈前体的浓度为0.1~3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反应器为静态混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投入所述反应溶液之前,提高所述反应管温度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铈前体是铈的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或铵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铈前体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0.1至1∶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管的内部压力保持在1~100bar的状态下,使铈前体与尿素进行反应。
11.一种碳酸铈粉末,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38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