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窑9000mm直径剖分齿轮加工工艺及专用滚齿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2151.1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2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敬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B23F5/2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00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9000 mm 直径 齿轮 加工 工艺 专用 滚齿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齿轮的加工工艺及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回转窑9000mm直径剖分式齿轮加工工艺 及专用滚齿机。
背景技术
直径大于φ7000mm以上的齿轮,一般称为特大型齿轮。资料介绍世界上加工最大的齿轮直径为φ15000mm左右,在国内齿轮直径为φ9036mm即可归为特大型齿轮。特大型齿轮为剖分式,两半组成,铸钢毛坯。特大型齿轮的特点是尺寸大,重量重,模数大,齿数多。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加工设备需要配套和大型化,加工精度很难保障,齿轮变形的控制不稳等。
具体的说,加工特大型齿轮需要有配套的大型设备,如大型立式车床,大型刨床或大型落地镗床,大型滚齿机等。事实上真正具有完备的配套的大型设备的企业并不多,多数企业是利用原有设备进行改造或设计工装卡具进行加工完成的。
而齿轮齿形加工分铣齿和滚齿两道工序,由于大齿轮外径大,重量重,卡盘小,头重脚轻,铣齿过程中吃刀量大,在切削力作用下,产生不稳定和震动现象,影响了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特大型齿轮是铸造毛坯,由于尺寸大,热处理不方便,其内部存在的铸造应力消除困难,应力的不断变化,将导致齿轮变形。而现用滚齿机加工最大齿轮直径φ5100mm,加工模数m=40mm,滚刀中心距卡盘回转中心最大距离是2800mm左右,无法加工直径近φ10000mm的大齿轮。
另外,原滚齿机回转卡盘直径是φ4500,原八个支承架,每件有效长度是1500mm,最大支承直径是6900mm,无法支承近φ10000mm直径的大齿轮。
大齿轮由两半组成,整体组装之前,应先加工两半齿轮的对口平面。由于无大型刨床,于是用落地镗床进行加工,但由于镗床刀台行程小于10000mm,只能将齿轮进行窜位加工,既先加工一端,然后窜位加工另一端,这就要求采取措施,保证在窜位过程中两端面在一个平面内,否则就会影响加工效果。
如何解决以上缺陷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回转窑9000mm直径剖分式齿轮加工工艺及专用滚齿机,其目的是解决以往在加工9000mm或9000mm以上的大型齿轮时所存在的以下问题:
1、大型齿轮加工过程中,在切削力作用下,产生不稳定和震动现象,影响了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问题;
2、大型齿轮加工过程中,其内部存在的铸造应力消除困难,应力的不断变化,将导致齿轮变形的问题;
3、窜位加工齿轮时,在窜位过程中无法保证两端面在一个平面内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回转窑9000mm直径剖分式齿轮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前期处理
⑴、对齿轮毛坯进行正火处理,通过正火消除一部分应力;
⑵、在半齿轮上设置铸拉筋,铸拉筋的位置距离公称设计尺寸的对口平面的位置为100mm,铸拉筋的断面尺寸为150mm×150mm;
第二步:粗加工工艺
⑴、齿轮毛坯正火后,对整个半齿轮毛坯进行检查,确认无气孔和裂纹等不良缺陷后画尺寸检查线,保证各部尺寸均有充裕的加工余量,然后画粗加工线,粗加工线的位置距离对口平面的公称设计尺寸的位置为13mm,该13mm的距离为加工余量,此时保留拉筋;
⑵、上镗床按“(1)”步骤中的粗加工线,粗加工对口平面,去掉多余的部分,加工找正,粗糙度不小于6.3μm;
⑶、上镗床粗加工两端对口平面上的螺孔;按照公称尺寸为8—φ82mm孔的位置,先加工成8—φ50mm的孔,另一半齿轮对口上的螺孔配钻;用M48螺栓螺母将两半齿轮组装成一体,螺母拧紧,使对口无间隙,然后在两对口平面的接缝处,用电焊点焊牢,防止窜位;
⑷、画粗加工外圆及端面加工线;在齿轮半径方向留20mm半精加工余量,齿轮的宽度方向各留20mm半精加工余量;
⑸、利用φ10m立车,按照“(4)”步骤中画好的加工线,粗加工外圆及端面,表面粗糙度不小于6.3μm;
⑹、将组装的大齿轮重新拆开两半,分别对外圆及对口端面进行探伤检查,确认无裂纹缺陷后,进行正火处理,消除应力,最后割掉拉筋;
第三步:半精加工工艺
⑴、分别画两半齿轮对口平面半精加工线,半精加工线距离对口平面的公称设计尺寸的位置为5mm;
⑵、上镗床按照半精加工线的位置加工对口平面,粗糙度不小于3.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敬,未经吴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21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掩模组件
- 下一篇:媒体内容发布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