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耦合光声一体化检测探头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31796.3 | 申请日: | 201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谢宝忠;陈铁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耦合 一体化 检测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声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光纤耦合光声一体化检测探头。
背景技术
检测技术能反映各部门、行业、地区甚至国家整体的技术水平,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质量监控以及医疗保健等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检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工业生产以及医疗保健等的需求,需要采用多种检测手段进行测试与诊断,光声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在工业检测与医疗诊断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声检测技术采用光脉冲作为激励信号源,光脉冲在待测体内激发出的声信号由声敏材料接收,通过对接收的声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待测体的检测与诊断。目前,光脉冲通路主要通过透镜、棱镜等光学设备进行路径转换与检测点定位,再由声敏材料接收;或者将光源的输出光脉冲通过光纤导出后定位到待测物体上,有声敏材料接收,这样光路与声路信号是分开的,并且体积比较大,应用起来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专利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应用方便的光纤耦合光声一体化检测探头,实现光声检测的一体化发射于接收,提高了检测精度。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纤耦合光声一体化检测探头,包括探头基体,在探头基体内设有耦合光纤,所述探头基体内还设置有声敏元件,所述声敏元件通过导线与外部的信号调整电路连接,所述声敏元件的中部开设有光纤口,所述耦合光纤的端头置于光纤口内;所述声敏元件为环状结构;耦合光纤与外部的光源设备连接。所述声敏元件可采用压电陶瓷材料或者压电复合材料制成。
探头基体用于支撑固定探头内的声敏元件、耦合光纤等元件;耦合光纤用于传导光源的光脉冲,并将光脉冲发射到待测目标上;声敏元件接收声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导线传输到相关的放大、滤波等信号调整电路进行信号处理。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现了光脉冲发射与声信号的接收于一体,在提高了检测精度的同时,简化了检测系统的设计。
(2)、利用本发明的光纤耦合光声一体化检测探头,可以在待测目标上的任意点进行检测,而不需要调整光路,使用灵活方便、等优点。
(3)、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应用范围广、稳定性高、体积小以及使用灵活方便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无损检测以及医疗诊断等可以进行光声检测的各个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纤耦合光声一体化检测探头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光纤耦合光声一体化检测探头的端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光纤耦合光声一体化检测探头,包括探头基体3,在探头基体3内设有耦合光纤2,所述探头基体3内还设置有声敏元件4,所述声敏元件4通过导线1与外部的信号调整电路连接,所述声敏元件4的中部开设有光纤口,所述耦合光纤2的端头置于光纤口内。耦合光纤2的另一端与外部的光源设备连接。声敏元件4接收由待测目标(图中未示出)反射回来的声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导线1传输到信号调整电路(如,相关的放大、滤波等信号调整电路)进行信号处理。
所述声敏元件可采用环状结构,但根据具体检测要求可采用矩形或者其他形状。所述声敏元件可采用压电陶瓷材料或者压电复合材料制成。
探头基体3用于支撑固定探头内的声敏元件、耦合光纤2等元件;耦合光纤2用于传导光源的光脉冲,并将光脉冲发射到待测目标上;声敏元件接收声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导线1传输到相关的放大、滤波等信号调整电路进行信号处理。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光纤耦合光声一体化检测探头,将耦合光纤2与声敏元件集成于一体,实现光声检测的一体化发射与接收。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17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