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邻羟基酮类调配香精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0811.2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0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黎艳玲;杨华武;邓昌健;卢红兵;陈雄;傅见山;朱卓越;苏利霞;赵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9/00 | 分类号: | C11B9/00;A24B3/1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酮类 调配 香精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香精香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解决一类香原料在卷烟中应用存在的挥发性强、闻香重、易变质、加香后香气释放不匀及香气不持久等问题。
背景技术
在卷烟调香及应用中,有些挥发性强、阈值低的香原料本身能对卷烟烟气起到很好作用,但是这类香原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调香工作者。如本发明所述邻羟基酮类香料主要包括邻羟基呋喃酮类和邻羟基吡喃酮类及甲基环戊烯醇酮类、甲基环己烯醇酮等四类香料,均属于环状α-二酮体烯醇式结构,虽然它们能赋予烟气以焦甜香、烤香香气,是卷烟烟气重要香味成分,对卷烟香气有重要贡献。但这类香料存在挥发性强、嗅香突出、易变质(潮解、氧化、变色)等问题,将其应用于卷烟加香中,加入量过少时,香气不持久,很容易挥发掉;加入量过多时,嗅香重,掩盖其它香气特征。应用这些香料的卷烟产品的感官质量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变化。
针对现有技术中挥发性强、阈值低的香原料应用问题,现有的技术人员一般会从香原料研究角度出发,考虑将其制备成潜香物或胶囊。这两种途径除了存在制备过程繁琐,环境污染问题以外,均需在反应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出单一化合物,分离提纯工作往往比反应过程更繁琐,需投入更多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香精调配角度出发解决挥发性香原料在调香及应用中存在的挥发性强、阈值低的实际问题,并可在无需分离提纯出香料单体的情况下,将调配得到的香精直接用于调香或卷烟加香。
具体操作为:在烟用香精常用溶剂中,向邻羟基酮类香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含钙(或含锌)化合物溶液,适当调整其pH值,所得香精用于烟草调香及卷烟加香应用中。
本发明利用金属离子与邻羟基酮类香料两者之间的配位作用,达到“固定”邻羟基酮类香料,降低其挥发逃逸特性,提高其稳定性的目的。该方法无需合成分离香原料单体,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单体香料分离提纯繁琐工作,降低了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风险。另外,关于金属中心离子的选择是本发明的关键之一,发明人首先考虑到过渡金属离子,如铁盐;后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金属盐的选择必须配位能力适中,配位能力太强,热裂解时金属离子会生成氧化物,而配体不能完整释放出来;配位能力太弱,则不能稳定挥发性香原料,不能解决挥发性香原料在调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大量理论及实验验证,最终确定锌离子可能为理想的配位金属。一方面,锌有一定配位能力,同时其配位能力又比典型的过渡金属(如铁、钴、镍等)的配位能力要弱。这种中等强度的配位能力有可能实现一方面稳定邻羟基酮类香料,使其挥发性降低,同时又能受热时均匀释放出邻羟基酮类香料。该专利的发明点在于通过简单、易操作的香精调配手段(无需分离提纯出香料单体),运用邻羟基酮类化合物与含钙(或锌)化合物之间的配位作用机理,解决了挥发性邻羟基酮类香原料在实际调香中存在的难题,目前国内外未见类似报道。
发明人设计对比实验,制备对照样和调配样,对照样为邻羟基酮类香料的醇(或水或酒等)溶液,调配样为经含钙(或锌)化合物调配过的邻羟基酮类香料,两者浓度相等(按邻羟基酮类香料的质量百分比计),调配比例为每摩尔邻羟基酮类香料中加入[1/2~1]摩尔的含钙(或含锌)化合物。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经含钙(或锌)化合物调配的邻羟基酮类香料溶液,闻香显著减轻。通过分析仪器GC-MS检测,调配样中游离挥发性香原料明显减少,说明大多数的香原料被金属盐络合,故其挥发性会显著降低,闻香变轻。另外,将调配得到的香精用于卷烟加香,通过感官评吸评价发现,调配样中邻羟基酮类香料前后几口释放更均匀。稳定性实验表明,调配样放置一年后,溶液中留存的邻羟基酮类香料的量明显多于对照样,说明含钙(或锌)化合物确实能够稳定挥发性邻羟基酮类香料,降低了其挥发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0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