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颗粒型作物种子定量定距播种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30576.9 | 申请日: | 201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5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贺华豪;赵志彬;刘军;贺唯一;赵立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华豪;赵志彬;刘军 |
| 主分类号: | A01C7/18 | 分类号: | A01C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1400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作物 种子 定量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耕作用的播种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水稻、玉米等颗粒作物播种机按其播种主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滚轮式播种机,即在种子箱中装一个有槽或孔的滚轮,滚轮通过转动将种子装进种槽或孔内,当滚轮转到排种口时将种子播下,完成播种工序。二种滚筒式播种机,如湖南省水稻所的滚筒式播种机,它是在一个滚筒的四壁按照播种行株距要求打孔,孔外有磁性开关,当种子滚到筒壁后排的种孔时,利用种子重量超过磁铁吸引力,孔上磁片启开,种子排出,完成播种工序。现有的这些播种机普遍存在用种量大,播种不均匀,易造成缺蔸缺苗等缺点,特别不适合杂交水稻精确播种育秧或大田播种栽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颗粒型作物种子播种自动化、精量化、标准化的颗粒型作物种子定量定距播种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装种仓1配合安装在送种槽3的上部,在装种仓1与送种槽3之间设置有种仓闸门2,送种槽3的下部设置有推力装置9,推力装置9上设置有振动机构,送种槽3的出口端设置有排种槽或孔4,在排种槽或孔4处配合安装有旋转播种筒5,播种筒5与电机相连接,在播种筒5上设置有储种槽10,在播种筒5的下部配合安装有2个以上的下种整形管6,在下种整形管6上部设置有接种敞口,且其下部设置有收缩口径的出种口。也可在装种仓1与送种槽3设置弹性吊绳8。所述振动机构可采用电磁振动或机构振动。与播种筒5相连接的电机最好采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本发明的装种仓1可安装在振动机构上,在振动机构的支架适当位置上安装蓄电池,蓄电池连接直流振动电机7。
本发明的电气控制是:蓄电池分别与直流振动电机7和播种筒5的驱动电机相连接,并连接电路上设置有比例控制器和驱动器。也可在行走机构上的行走轮上安装有与电路相连接的编码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通过利用电磁振动、或机械振动原理,将种子均匀输送到种子槽,由播种轮旋转将种子均匀播出。通过采用这种振动送种和滚筒转动装种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定量定距播种,实现颗粒型作物种子育苗精量化,标准化。它突破了现有播种机用种量大,播种不均匀和损坏种子等难点,实现了水稻等颗粒型作物均播省种育壮苗目标,同时该机只需更换不同规格的储种槽或孔的滚筒,就可播种其它作物,实现一机多用,节约了能源和资源。它适合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油菜和蔬菜等颗粒型作物种子育苗,为机械化播种配套了新的育苗方式,特别适合杂交水稻定量定距育秧的播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框原理示意图。
图3是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播种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播种筒侧视结构示意。
图中:1-装种仓,2-种仓闸门,3-送种槽,4-排种槽或孔,5-播种筒,6-下种整形管,7-振动电机,8-弹性吊绳,9-推力装置,10-储种槽或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它由播种、振动、传动、动力和支架等五部分构成。其中播种部分包括装种仓、种子定量阀、送种槽、排种槽或孔、播种筒、下种整形管和播种管等部件组成。传动部分包括编码器、比例齿轮组、比例控制器、驱动器等部件组成。振动部分包括电磁振动或机械振动。动力部分包括蓄电池、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等部件组成。
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的装种仓1配合安装在送种槽3的上部,在装种仓1与送种槽3之间设置有种仓闸门2,送种槽3的下部设置有推力装置9,推力装置9上设置有振动电机7,送种槽3的出口端设置有排种槽或孔4,在排种槽或孔4处配合安装有旋转播种筒5,播种筒5与电机相连接,在播种筒5上设置有储种槽10,在播种筒5的下部配合安装有数个的下种整形管6,一般在6个以上;在下种整形管6上部设置有与播种筒储种槽相配合的接种敞口,且其下部设置有收缩口径的出种口,也可在下种整形管的出种口处配合安装播种管,也可将送种槽3通过弹性吊绳8吊装在装种仓1的下部。所述振动机构可采用电磁或机械振动机构,或直流振动电机,与播种筒5相连接的电机可采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所述装种仓1安装在振动机构上,在振动机构的支架适当位置上安装蓄电池,也可安装在行走机构上,在行走机构上安装蓄电池,蓄电池连接直流振动电机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华豪;赵志彬;刘军,未经贺华豪;赵志彬;刘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0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